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古诗文本解读第18课是二年级上册编排的第二次古诗文的学习,安排在第七单元——“想象”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训练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古诗的创作时间距离学生较远,其画面也与学生现在的生活实际情况相差甚多,这其实不利于学生将古诗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联结,但恰恰是因为如此,更利于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产生个性化的想象。从古诗的内容上来看,《夜宿山寺》这首诗将大诗人李白的夸张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单从想象力这一点来说值得学生好好学习一番了。李白深夜留宿山中庙宇,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来到廊上欣赏山中夜景,夜色朦胧什么都看不到,但唯一能让李白感受深刻的就是,我现在站的地方真高呀!有多高呢,“危楼高百尺!”百尺有多高还感受不到吗?就是我现在随随便便就能“手可摘星辰”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你还不信任?我现在都不敢大声说话了,生怕惊扰到天上的神仙清修。整首诗看完,请允许我为李白的夸张想象顶礼膜拜。作为成年人,看到这样的诗会拍手叫绝,但决不信任其真实性。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真的会激发他们的无限想象,毕竟能摘到星星,能距离天上的神仙那么近在他们看来是极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便是孩子眼中天真无邪的世界。因此在学习这首古诗时,不能一上来就告诉学生李白全诗用了夸张的手法,把不可能的事说的神乎其神,一下子幻灭了学生的想象小火苗。首先老师要做的就是借助插图和语言引导,把学生带入到李白眼中的世界,围绕着“高”这一显著的特点,想象自己也能手可摘星、恐惊天人,给学生充足地表达个人感受的机会,其实这首诗在内容理解上并不难,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诗中的画面即可,老师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相机指导识字与写字。假如《夜宿山寺》能成功开打学生想象的阀门,《敕勒歌》的学习便变得容易得多。基于对学情的了解,《敕勒歌》是学生假期背诵的很熟练的诗词,而且课文的插图非常形象,诗歌的内容也不难。因此《敕勒歌》的学习,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尝试运用想象这一能力自学。再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用小组合作把自己的困惑沟通解决,最后在全班分享。基于以上的分析,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二、学习目标定位1.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宿、寺”等12个生字,读准字音;能法律规范书写“危、敢”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根据老师的范读读出停顿、节奏。3.借助课文插图,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的想象及感受,有情有趣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三、学习活动设计(一)旧知导入破题1.背诵《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等古诗,发现这些古诗的作者都是李白。猜想今日又要学习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篇李白的诗作。2.根据预习知道今日要学习的是李白的《夜宿山寺》,说一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通过这个题目你了解到哪些信息。3.指导“宿”的意思是住宿,“寺”根据字形理解,一寸一寸的土盖起来的寺庙。知道《夜宿山寺》的意思就是,李白今晚住在了山上的一个寺庙里。夜晚、山上是题目告诉我们的信息。(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过渡语:李白又出来旅行了,看看他在寺庙住的这一晚创作的大作吧!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一:把字读正确;要求二:读出自己的特点。2.第一遍老师示范朗读。要求:仔细听范读,听完觉得哪些地方同学们可能会读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预设学生回答:①星辰:指导辰的字形,是清晨的晨去掉日,意思是天上的日月星星的总称。②摘:读音要注意是zhai不是zai。③恐惊:都是形声字,都和心情有关。第二遍老师示范朗读。要求:听老师的停顿和语速,进行模仿。3.全班展示朗读。(三)细读古诗想象画面过渡语:真想知道李白今晚都看到了什么呢?观察插图,先找一找李白在哪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思考:假如你是李白,你现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预设回答:很高(最佳回答)、很喜爱、怕黑、孤独……2.围绕“高”这一特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李白眼前的画面。别忘了,这是晚上住在山上,李白虽然看不到什么景色,但他一定能感受到自己在“很高很高”的地方。①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