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通关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清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的序幕。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B2、根据行政监督主体监督权的来源不同,行政监督可分为()。A.一般监督和特别监督B.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C.专门监督和业务监督D.依职权的监督和依授权的监督【答案】D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是()。A.是否承认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是否承认质量互变规律C.是否承认否定之否定规律D.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答案】D4、当作者与主要受文者存在不相隶属关系时,只能采用:A.上行文B.下行文C.平行文D.公布性文件【答案】C5、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很多实用的常识。下列有关生活常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脚扭伤后先用冷毛巾或者装袋子的冰块冷敷患处B.在穿着衣服被热水、蒸汽烫伤时,千万不要脱下衣服C.发生核泄漏危机时,适量服用含有非放射性钾的化合物或钾单质D.冰箱冷冻室内不易放置瓶装或灌装液体【答案】C6、2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提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以下最接近这种治国理念的是()A.尊重国情,尊重民心,尊重规律B.强化理论,强化技术,强化创新C.坚持改革,坚持开放,坚持发展D.维护稳定,维护传统,维护成规【答案】A7、根据我国《刑法》,关于减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B.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C.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减刑D.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答案】C8、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他在《新学伪经考》中将历代统治者尊奉的古文经斥为伪经,认为古文经是刘歆伪造的,其目的是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新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为“新学”,另一位改良的激进人物谭嗣同则写成《仁学》,指斥秦以后的儒家思想体系为“荀学”,他们都:A.认识到了汉唐及以后的儒学的弊端B.制服了士大夫阶层与儒学之间的联系C.利用传统儒学为变法寻找力量支撑D.不利于争取士大夫参加维新变法运动【答案】C9、北极点是指地球自转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并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交点,世界上第一个征服北极点的是()。A.德国人B.日本人C.中国人D.美国人【答案】D10、老李和小李是父子俩。老李除小李外还有一个哥哥李立,再无其他亲属。小李17岁,除老李外也无其他亲属。某日,父子二人外出,不幸遭遇车祸去世,无法判定二人具体的死亡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老李是长辈,故推定老李先死亡B.假如老李和李立是养兄弟关系,则李立无法继承老李的遗产C.老李和小李虽同时遭遇车祸,但推定小李先死亡D.老李去世后,李立可以继承老李租的小汽车的所有权【答案】C11、下列不属于县市级以上行政机关政务公开的内容的是()。A.主要领导成员的履历、分工B.政府以监督为目的的监督对象的调查信息C.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过程中形成的记录、报告、咨询意见等D.政务公开服务机构的名称、办公地点、办公时间及联系方式【答案】C12、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热衷于提“新口号”,出“新主意”,因其脱离实际,且过多过滥,结果必然是“落实难”。这从哲学上告诉我们()。A.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的感性认识C.现象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D.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答案】A13、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答案】B14、下列哪组典故的寓意相同:A.负荆请罪负笈从师B.卧冰求鲤百里负米C.愚公移山拔山盖世D.凿壁借光孔融让梨【答案】B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