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采莲曲》课堂优质教案《采莲曲》课堂优质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教具准备:1、CAI课件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古诗1、自由练读古诗,圈划生字,读准生字2、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老师相机解释“罗裙”“芙蓉”,并板贴“莲蓬”“荷叶”3、再读古诗,读准读通(多种形式练读,相机板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荷花”,激励学生会听乐读)三、品读古诗1、(CAI:荷塘风光,采莲姑娘的歌声)老师激情描述,引出第四行诗2、(CAI:出示第四行)指导朗读过渡:为什么只听见歌声,看不见采莲姑娘呢?请同学们读读古诗,找找原因3、老师引导发现采莲姑娘穿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是一样的绿,并指导朗读,欣赏画面4、(CAI:姑娘划船)你还看到了什么?老师引导发现姑娘粉红的脸就像一朵开放在水中的芙蓉花5、指导朗读第一、二行过渡:还有其他的原因吗?请大家再读读古诗认真地找一找6、老师引导发现姑娘划着船进入池塘里,和荷叶、荷花混在了一起,让人看不清楚指导朗读第三行7、(CAI:出示第三、四行诗)指导朗读四、诵读古诗1、老师描述意境,配乐范读2、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3、师生配乐齐诵五、课外拓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CAI:出示《江南》)(自由读,师生齐读)板书设计: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芙蓉脸池中人《采莲曲》课堂优质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裁”这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描写荷塘采莲的课件,配乐录音带,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教学过程:一、“猜莲花”,感知古诗大意1.猜谜引趣。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请打一植物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猜。师:对,是荷花。今日我们要学的这首《采莲曲》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王昌龄写的。(齐读诗题)他生前就负盛名,你们想读好这首诗吗?那就跟我一起来欣赏下面的一幅美景吧!(课件出示诗人图像并配上古乐)2.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美丽的荷塘,一群少女划着船从远处悠然而来。)引导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荷叶、荷花、少女、船)(2)初读古诗。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景色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3)引导想象。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认真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看你的脑海中能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说想象到了些什么。二、“读莲花”,感悟古诗韵律1.听录音感知。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根据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朗读体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自由练读。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自己练读。学生自由读诗。3.指名读。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裁。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5.小组读。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那请你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6.全班齐读。三、“说莲花’,再现古诗意境1.指导第1、第2句。(1)指名读诗的第1、第2句。(2)看课件。师配乐叙述: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绿罗裙融人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3)引导练读。这么美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4)学生自由练读。(5)指名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6)男女生竞赛读。2.指导朗读第3、第4句。(1)看课件。师配乐叙述: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歌声由池中传来。才知道她们穿行在荷花丛中采莲呢!(2)角色体验。人与自然是多么的和谐、恬静啊,假如你是诗人王昌龄,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呢?(3)指名反复读。引导学生读出欣喜的语气。(4)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5)全班朗读。3.有感情地朗读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