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服务体系经验交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社会下的各类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建立相应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社会福利多元化、社会化的趋势已经到来。一、完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完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的基本立足点,就是要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为人民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动员、组织、指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和依靠人民的力量,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是完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在新时期最有效的途径,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缓解社会福利供给与社会养老需求矛盾的最有效办法,也是深刻挖掘社会资源融入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快捷之路。从我市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民政部门要应对老龄社会带来的社会需求,引导全社会多方面力量瞩目社会化服务的市场,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一,建立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老龄社会的到来,以前由机关和事业单位承担的多种福利服务向社会转移,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我市是老工业基地,更需要加快发展和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通过全社会参与社会化服务市场,才能建立更有效的社会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第二,社会福利社会化是迎接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我市高龄化趋势愈加明显,这对社会提出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福利服务需要,提供了发展福利事业的广阔市场。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文化的多样化,特别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经济形式、就业渠道、生活方式、第1页共5页生活需求日趋多样化,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家庭观念和家庭功能也正在发生着变化。这种趋势对增加社会福利设施、拓宽福利服务领域、提高福利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我们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将日趋成熟,基础将更加坚实。特别是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将使政府更加关注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第三,完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是适应现代化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口迁移日益频繁,家庭规模逐步缩小,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特别是四二一(两个中年人,赡养四个老人,抚育一个孩子)家庭结构的出现,家庭养老、育幼的压力增大,使社会养老、育幼的需求急剧增加,需要提供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社会化服务。因此,只有通过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第四,社会福利社会化是迅速缓解目前社会福利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据统计,我市现有各类福利机构对于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来说,所占比例是很微小的,按国家要求的1%有较大差距,供需矛盾很大。尽快完善我市各类福利服务机构和设施,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在,仅靠国家办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发展缓慢,难度较大,只有依靠、倡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坚定不移地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路子,才能在短时间内兴办更多的福利服务设施,减少政府的压力,尽快缓解社会福利服务的供需矛盾。二、排除完善城市福利服务保障体系的障碍性就现状而言,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应着力排除。(一)思想观念的障碍。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包揽社会福利事业的陈旧认识尚未完全清除,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氛围没有完全形成。对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概念认识模糊,第2页共5页认为搞社会福利是政府的责任,不能向社会开放;认为对社会民办福利机构难以管理,致使社会化工作拓展不开。保守的思想、懒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