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入式能效监测终端技术说明一、重点技术介绍(一)应用范围能耗监测是开展节能工作的基础,加强能耗监测尤其是电力能耗的监测工作对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缓解能源压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能耗监测是采用分项能耗计量的方法,即对供电电路进行分项计量改造,在每类甚至每个设备上按照要求安装带有通信功能的电能表,实现能耗的数据采集与监测分析。非侵入式能效监测是能效监测的一种新技术,其基本思想是无需进入负荷内部,仅通过对电力负荷入口处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信息进行测量、分析,便可得到负荷内部不同用电设备实时的功率消耗比例,从而实现负荷分解。非侵入式能效监测为电力公司和用电企业提供了一种用最少的侵入实现对负荷内部用电设备功率消耗的低成本监测方法,是智能用电系统的基础新技术,可用于共建筑(如高校、医院、政府等)、商业大楼、工业企业、居民小区等领域能效监测与管理。(二)技术原理非侵入式能效监测终端通过分析其量测点处的电压、电流等电气量,实现对用户总负荷的分解,估计出单个用电设备的使用状态、能]2疑统箱浴肉明明毓炉註咖|<崩服彌庇屯徹时(n]/h耗等用能信息。负荷分解包括数据量测、数据处理、事件探测、特征提取、负荷识别5大步骤,在此基础上还有针对电网和用户的各种高级应用。负荷印记是非侵入式能效监测的重要概念,定义为一个用电设备在运行中所体现的独特的能反映用电状态的信息,如有功的波形等。负荷印记包含了负荷的运行特征,而这些特征由用电设备的工作条件决定,据此可将负荷印记分为稳态、暂态、运行模式三类,其中稳态与暂态两类负荷印记取决于设备内部的元器件特征;运行模式类负荷印记则由设备的运行控制策略决定。负荷印记的各种特征具有重现性,故基于负荷印记特征可识别负荷类型及其使用状况,此即非侵入式能效监测的实现原理。美国麻省理工最早进行了非侵入式能耗监测技术研究,研究和实验表明,非侵入式能耗监测可具有良好的负荷分析准确率。电器种类冰箱p*■间JW房电炉电子类识别止确率10056100^690%89%85%电器种类微誠炉电灯1n电灯2电灯3总正确率识别正确率95骑100^IOOMJ100%96.50嵋斗■—I~~II~数据来源:REDD:APublicDataSetforEnergyDisaggregationResearch(三)技术方案设计方法传统的侵入式负荷监测需要为每个被监测负荷安装数据采集和传感器等硬件,然后将监测的各个设备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其硬件复杂而软件简单,安装和维护的费用高,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可能需要进入负荷内部,这将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影响系统运行。非侵入式能效监测是一种不影响或者尽可能小地影响作用对象的监测工具,可以为电力公司提供住宅用户等各种电力设备电能消耗的具体数据。非侵入式能效监测终端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只需要在电力进线处装设信号采样装置,根据所采集的系统总电能信号就能分析出单类设备的用电信息,克服了传统侵入式监测方法成本高、监测装置安装、维护不便的缺点。变电用电单应用居民「业用户用户图1布蕈示意图圏2负荷分解流程电仲K3LMDM吃拈水节能电的L」伽蚀MrJ—电找1丄弧救捋处负荷说爭件採哉垢貝持衽提业能>JIJ.MJVz.".在典型框架中,负荷分解包括数据量测、数据处理、事件探测、特征提取、负荷识别五大步骤。数据量测其目的在于获得总负荷的稳态和暂态信号。量测误差对非侵入式能效监测有重要影响,重点在于进行数据处理并提高负荷识别方法的抗噪能力。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去噪和有功等电气量的计算、标幺化等。标幺化的目的是便于处理电能质量波动带来的干扰问题。针对处理后的数据,可进行事件探测,以得知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变化情况。事件探测的依据是一定时间段内负荷印记的变化情况,具体有规则判断和变点检测两种方法。该部分的难点在于各方法的参数选取,其中时间段大小与负荷印记变化阈值的选取至关重要,太大或太小均会引起错误的事件探测结果,并可能增加计算量。特征提取即从事件发生前后的数据中提取出供负荷识别使用的一系列不同的负荷印记特征。目前已有很多方案,如针对有功负荷印记提出了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