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拟题从近十年(2004~2013年)广东中考作文的考查情况来看,半命题作文共考查了6次,是广东中考考查频率最高的一种作文形式,半命题作文成了广东中考作文的新宠。相比较而言,命题作文限制过多,话题作文又过于自主,而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的确是最合适的命题形式之一。半命题作文题目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①新半命题作文。这是广东中考作文独特的命题形式,曾在2008、2011、2012年考查。这种题型有一个特点,即有一个中心词,如2008年的“脚步”、2011年的“前行”、2012年的“最美”。考生要自选一个角度补充这个中心词来作为作文的标题。这种文题,可以变形为传统的半命题作文。如2012年题就可以变式为:“最美”,“最美”或“最美”等。新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一般采用“前附后加法”,即在所给的中心词的前面、后面或前后同时加上适当的词语。这种方法可靠,范围小,不宽泛,简单而实用。②命前半题:如《的味道》、《之乐》。③命后半题:如《那儿,》、《我想起了》、《又一次》、《给自己一些》、《走出》。④命中间部分:如《让走进心灵》、《给的一封信》、《一份的答卷》。⑤命首尾部分:如《,别再让我》、《阅读》。⑥命前面和中间部分:如《别忘了的我》⑦命中间和后面部分:如《我和一起》。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三部分。当然,并不是每道作文题都有这三个部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的各个部分组成进行准确、细致、全面的审查。只有这样,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在中成长》,作文题给出了填充处可供选择的四个词语(幸福、快乐、竞争、挫折),而且规定填充处只能从中选出一个,不能超越这个范围,有的考生没有注意这个要求,选择了其他词语,就会轻易地丢掉不少分数。写好半命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读懂题目,对题目做适当分解。关键词是试题中的重点,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么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如《这也是一种》,题目中的“这”显然是关键词,它是指示代词,指代比较近的事和物。比较近,就暗示我们所写的要突出真实、真切之感,最好是写我们自己的感受。把“这”字替换一下,就可以明了写作的内容——如失败、挫折、平凡、缺憾等。另一个关键词是“也”,“也”表示同样。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理解、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我们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如作文题《我终于》,有的考生对“终于”两字视而不见,所写作文只有“终于”产生的结果而没有写“终于”之前的经过情况,这样,就偏离了题意。二、在分解题目的基础上,寻找关键词(或词组)。再如《善待》(亲人、生命、自己……),从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地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我们觉得应该好好地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又如:《讲给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从题目的已有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位即可。三、要补好文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便在准确定向后下笔。补充文题后,半命题作文就变为命题作文了。1.易于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我和(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我们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尽量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2.考虑体裁。补充题目时,要同时考虑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特别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