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世纪60年代,我国以国防为主的尖端科技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关于原子弹和氢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弹和氢弹都是根据核裂变原理研制的B.原子弹和氢弹都是根据核聚变原理研制的C.原子弹是根据核裂变原理研制的,氢弹是根据核聚变原理研制的D.原子弹是根据核聚变原理研制的,氢弹是根据核裂变原理研制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原子弹是根据重核裂变研制,而氢弹是根据轻核聚变研制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2019年,我国运动员陈芋汐获得国际泳联世锦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某轮比赛中,陈芋汐在跳台上倒立静止,然后卞落,前5m完成技术动作,随后5m完成姿态调整。假设整个下落过程近似为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取lOni/s2,则她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A.0.2sB・0・4sC・l・0sD・l・4s【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详解】陈芋汐下落的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为卜•落前5m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则陈芋汐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乙=/一心=0・4s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E。3.抗口战争时期,我军缴获不少敌军武器武装自己,其中某轻机枪子弹弹头质量约8g,出膛速度人小约750m/s。某战士在使用该机枪连续射击1分钟的过程中,机枪所受子弹的平均反冲力大小约12N,则机枪在这1分钟内射出子弹的数量约为()A.40B.80C.120D.160【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动量定理。【详解】设1分钟内射出的子弹数量为心则对这"颗子弹由动量定理得Ft=nmvQ代入数据解得77=120选项C正确,ABD错误。4.如图(a)所示,一物块以一定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滑,运动过程中摩擦力人小/恒定,物块动能H与运动路程s的关系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人小取lOnVs2,物块质量川和所受摩擦力人小/分别为()B.w=0.7kg,F1.0ND.w=0.8kg,Fl.ON【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结合Ek~s图像考查动能定理。=IsC.w=0.8kg,U°・【详解】0、10m内物块上滑,由动能定理得-mgsin30°・s—fs=Ek-整理得Ek=EkQ一(mgsin30°+f)s结合0-10m内的图像得,斜率的绝对值|k|=mgsin30°+/=4N10〜20m内物块下滑,由动能定理得(^SH130°-/)(5-51)=Ek整理得Ek=[mgsm30°-/)5-(mgsin30-/)51结合10-20m内的图像得,斜率k=mgsin-30-/=3N联立解得/=0.5Nm-0.7kg故选A。5.如图所示,由波长为九和小的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复色光,经半反半透镜后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经扩束器后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并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0是两单色光中央亮条纹的中心位置,戸和B分别是波长为九和眉的光形成的距离0点最近的亮条纹中心位置。反射光入射到三棱镜一侧面上,从另一侧面M和N位置岀射,则()A.XI<22,M是波长为几的光出射位置B.儿<启,N是波长为九的光出射位置C.XI>22,M是波长为心的光出射位置D.儿>加,N是波长为入的光出射位置【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折射定律以及双缝干涉实验。C.原线圈输入功率先增人后减小B.电流表H示数增人D.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可知■心【详解】由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的公式心d可知,可知当两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时,波长越长条纹间距越宽,由屏上亮条纹的位置A>几2反射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成两束色光,由图可知M光的折射角人,又由折射定律可知,入射角相同时,折射率越人的色光折射角越人,由于A>久2则坷<n2所以N是波长为佥的光出射位置,故D正确,ABC错误。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恒定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接入最人阻值为2R的滑动变阻器和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在变阻器滑片从a端向b端缓慢移动的过程中()【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动态分析。【详解】AB.由于原线圈所接电压恒定,匝数比恒定,故变压器副线圈的输出电压恒定,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向b端缓慢移动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