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重点问题解析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又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最后讲了爬山虎脚的特点。在讲爬山虎脚的特点时,分三层意思讲的。第一层:讲爬山虎脚的样子及颜色。第二层:讲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第三层:讲爬山虎脚的变化。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把一个意思写具体的方法。作者介绍爬山虎的叶子是抓住叶子变化的特点来讲的。从形状看,叶子由小到大;从颜色看,是由“嫩红”到“嫩绿”。作者着重介绍了长大的叶子。一是颜色:“绿得那么新鲜”,突出了颜色美的特点。二是排列:“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突出了整齐匀称的特点。三是动态:“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这句话是说一墙的叶子犹如绿色的水面,风儿吹过,便泛起层层涟漪。突出了叶子的动态美。作者介绍爬山虎的脚是抓住它的脚长在哪儿?什么样?怎么爬墙,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样子:枝状的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是嫩红的。怎么爬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发生变化: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爬山虎的脚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是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描绘的结果。作者把爬山虎描写得如此细腻,使你忍不住要去看一看,摸一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