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策略教程——美国学生阅读理解的脚手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荣维东编译编者前言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和深入发展,我国语文学科课程知识的陈旧和荒谬问题越发凸显。虽然我们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编写了新的实验教材,进行着名目繁多的新教法实验,可由于构成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仍是“旧的”,于是导致新课程改革“换汤不换药”,现实的语文教育实践仍然停留在浅表层面而停滞不前。当代语文课程新的知识观认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知识不仅包括传统的语言、文体、文学、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陈述性知识,还包括如何进行倾听、言说、阅读、写作、思维等训练的程序性知识,以及指导学生如何监控、调节、反省、改进学习过程的策略性知识。目前,我国语文学科课程的知识根基尚未建立,再加上语文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教材教法,评价考试的混乱迷局没有破解,语文教育正呈现出一种“玄虚化”“反科学”“去知识”的倾向。其中,语文课程知识状况大致是:陈述性知识仍是一堆语言学、文章学和文学等陈旧知识的残垣断壁。程序性知识长期滞留在“应试训练”范畴以及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课程实践经验的层面。它们要么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而不便推广,要么因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征而成为少数优秀教师的“缄默知识”,没法推广。而策略性知识几乎付之阙如,还没有引起语文教育专家和学者们的重视。然而,当我们研究国外的语文课程知识状况后会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母语课程开发上已经逐渐形成比较科学严谨的知识体系。因而,吸收学术界新的成果,引进介绍国外先进的、科学的语文知识,来充实、更新、改造我国目前陈旧的语文知识体系,是一件迫在眉睫而且切实可行的事。它将对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教材编写,教法改进,考试评价以及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诉考虑,我们把国外语文课程知识的引进和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实施。本材料中的个别阅读策略如SQ4R策略,大家也许已经熟知;有的如“文本批注”策略,大家更可能倍感亲切,因为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绵延千年的传统还有的也许大家已经在习焉不觉中运用。可是,总的来看,那些知识是零散的,隐含的,缄默的,没有进入我们的自觉自为状态。我们的语文教育还没有树立起阅读策略知识意识,更没有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积极、系统严谨的科学实践。本材料主要以国各州语言艺术课程中的“阅读策略”为蓝本,精选了20种重要的、实用的、且适于我国语文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的策略而编写。旨在为我国的语文课程知识大厦的更新和重建添砖加瓦。当然,阅读教学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和该国的语言文化民族性格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可引进借鉴,恰恰应该成为我们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程知识的有效资源。第一节“明确文本要点”策略简单描述:本策略旨在运用批注、旁注等主动阅读方法,突出强调文本中的关键词语。1阅读技能目标:1.依据文本,提出问题2.分析和解释文本的要素3.基于文本外显或内在含义,作出推论,得出结论。含义界定学习如何关注“阅读重点”是阅读策略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经常建议学生:阅读时要关注文本的重点内容,而不要不分青红皂白读每页上的每个字。这需要包括一些建模和指导练习。如果做得好,“明确文本要点”策略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阅读工具;如果做得不好,这可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明确文本要点”策略与“批注”策略结合,能有助于解释强调关键词语。本策略训练目的下面提供了一套简单的目标和指导方针,学生可以利用它们增进阅读效力,改善阅读理解能力。•抓住读物的主要观点/关键概念/细节的能力•提炼所需信息•提高阅读效率•增进理解能力本策略的具体阐释1.为你的阅读选择一个关注点或问题框架。问问自己:我此次阅读的目的或意图是什么?(如:仅仅是了解主要观点呢?还是为自己的解说寻找支持性细节?是了解关键词语的定义和例子呢?还是寻找作者艺术手法的例证等)。当您确定阅读重点后,只要关注你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2.如果第一遍阅读时,不能一下子明确重点,不妨把文本分成组块,一节节地去读。然后,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