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合集15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合集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第1页共85页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难点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手段:自制课件。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谈话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巴金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第2页共85页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六、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鸟的天堂》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第3页共85页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3、词语卡片。第一课时一、揭题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三、精读大椿树部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第4页共85页试试。5、指名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1)你为什么这样读?(2)“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3)“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4)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