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造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3.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是一节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学理念】1.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优秀诗文80篇。2.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所以重点设为读,背,大量积累。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5.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的要求: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1.确立项目古诗词分类编辑、诵读、绘画、音乐、欣赏评析、练笔等。2、诗词编辑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为宜,分组并推选出组长。3.教师指导a.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b.进行活动内容的技术性指导。【活动过程】布置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活动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1知识与能力方面1、学生通过分类编辑、诵读,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能力。3、提高编辑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自主、合作交流与探究的能力。语文能力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欣赏古诗的能力,增加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活动重点、难点】1、学生通过分类编辑、诵读,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能力。【课型】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课。【课时安排】1.活动全过程二周。2.成果展示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或录音机、图片等。【教法】诵读法、问答法,体验法,鼓励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学法引导】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学情分析我们学生对古典诗词积累的不太多,好多学生不喜欢古诗词,有稍微喜欢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记了,对诗歌的学习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好多同学能背下古诗词,但从古诗词中汲取的知识情感却少,不会鉴赏的多。总体来看,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是很喜爱。因此,开展此次活动非常必要。【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播放音乐:《在水一方》)同学们,很小我们就接触了古诗词,从古诗中我们感受了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王安石的超拔,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王摩诘的诗情画意。古典诗歌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背诵古诗词,如同面对良师益友,可以聆听教诲,可以受到熏陶,如同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觉艺术奇葩的芳香,得到艺术雨露的滋润。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目的把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中)二、分门别类辑古诗——诗集展示。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已经布置大家按七个类别编辑诗集:序号分类例句1春夏秋冬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柳宗元《江雪》)2风花雪月雨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