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对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组织类型由于各地自然、经济状况的不同,主导产业或产品各有不同,产生了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类型(一)龙头企业带动型。这种类型是以农副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为龙头,通过合同契约、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经营。该类型一般以“公司+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是当前的主要形式。(二)中介组织带动型。这种类型是以专业型合作经济组织(含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为中介,通过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利益连接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经营。该类型一般以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三)批发市场带动型。这种类型是以专业批发市场为纽带,带动主导产业,并通过合同契约或其他较稳定的经济关系,连接广大农户,实施产销一体化经营。(四)科研单位+农户型。科研教育单位通过合同契约关系为农户专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五)纵向一体化型。有一个企业进行产业基地建设开发、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积极探索多种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把农民带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缓解。在实践中具体采用哪种类型要看是否有利于企业和农户,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问题研究(一)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注重处理好资金、技术、人第1页共4页才、政府的职能关系。产业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对人才和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而无论资产密集型还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农业产业化项目,都需要龙头企业带动才能把产业做强做大。政府要按照“绿箱政策”对龙头企业给予必要的财政资助,着力解决检疫检测、培训推广等各类公共问题。处理好上述四个关系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层次和水平的提高。二是注重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的关系。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关系是鱼水关系。“鱼水有情亦无情”,如果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企业与农户会两败俱伤。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政府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支持、保护好企业,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市场去调节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取得双赢成果。三是注重处理好市场、专业型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三者的关系:如果农户不联合,即使政府给予干预和保护,也无法避免农民利益的流失。国内外经验表明,农户只有按照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原则联合起来,才能改善自己的市场谈判地位,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使农民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主体从个人转变为有组织的团体。通过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来保证农民的市场利益。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大力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更新品种形成规模化的农产品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又是,在商品竞争中通过比较优势实现农民增收。四十注重处理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推进农业产业化进城,必须消除地域界限,在产业化的各个环节中,建立国家、集体、个体和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经营机制。在群众资源的条件下建立解决承包制与产业化的矛盾。继续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在乡村集体企业中,积极推进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改革,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力量。而这些,都是需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来完成的。五是处理好产品与产业的关系,产品有竞争力产业才有竞争力。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落实在产品和产业两方面,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即不仅在一个产品上有竞争力,而且在多个产品上具有竞争力,追求实现整个产业链条完整性,使产品和产业真第2页共4页正形成客户忠诚性、技术专有性、产品耐市场波动性、品种多样性等核心竞争力。(二)做好四个整合。一是国内与国外整合。在整合过程中要考虑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发展民族品牌。优化国内资源配置通过收购、兼并、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