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二地理试题说明: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和“中国疆域的四至点图”,完成1—3题。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B.南回归线穿过我国大陆南部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D.地跨寒带、温带、热带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往来B.我国跨纬度广,南北景象差异大,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C.山东烟台的同学们上午做课间操时,新疆乌鲁木齐的同学们正在吃午饭D.我国西北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相互往来3.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海陆位置C.经度位置D.纬度位置读下面四幅汽车牌照图片,完成4—5题。甲乙丙丁4.上述汽车牌照所属省份,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丁乙甲丙D.丙丁甲乙5.关于四幅汽车牌照所属省区的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A.甲——长沙B.乙——南宁C.丙——南京D.丁——武汉读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6-7题。6.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对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迅速B.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C.0—14岁人口比重下降D.老龄化人口比重下降7.为了调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下列措施正确的是()①取消计划生育政策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③适当延迟退休年龄④杜绝向国外移民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王老师讲“我国地势特征”时绘制了一幅简图。读图完成8—9题。8.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势()A.东高西低,呈倾斜状分布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9.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①三级阶梯均地势平坦,耕地资源丰富②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③大河便利东西交通,沟通沿海和内地联系④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有利于农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我国东部地区轮廓图和四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0—12题。①②③④10.甲、乙、丙、丁四地与其气候统计图搭配正确的是()A.①——甲B.②——丙C.③——丁D.④——乙11.从四地气候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是()A.冬季南北温差不大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南方雨季比北方短12.造成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图,完成13—14题。13.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B.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C.①④两河汛期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14.大体以乙线为界,形成我国“西牧东耕”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温度的差异B.东西温度的差异C.东西干湿的差异D.南北干湿的差异2021年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据材料和漫画完成15—16题。15.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拆迁补偿A.土地利用率低B.乱占耕地C.土地荒漠化D.耕地污染16.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列措施可行的是()耕地①控制城镇建设用地②开林种田,缓解耕地不足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④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⑤多使用农药、化肥,保障农业产量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河南省调研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时指出,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读图,完成17—19题。17.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的描述,错误的是()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中线工程输水干线以断面示意图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