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标准与行动重庆师范大学黄英943007580@qq.com.comTEL:132727290092016.08内容提要一、高质量——世界学前教育改革动向二、高质量幼儿园教育:标准与行动(一)高质量的环境(二)高质量的课程(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四)高质量的过程与结果世界学前教育改革动向——普及、公平、高质量设置学前教育领导机构改革财政投入及其运行机制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与质量稳定与建设教师队伍国家政策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二十字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三章学前教育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八项任务之一、之首(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六)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我国未来学前教育投入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来看,财政性投入经费至少应有50%投入农村及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助上。新增财政投向普惠性公办园发展,同时加快扩大普惠性民办园覆盖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发展学前教育的国十条”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四大任务扩大总量。着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好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调整结构。扩大城乡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健全机制。完善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健全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核定、补充制度,依法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合法权益。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提升质量。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全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提高幼儿园教师、卫生保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办园水平,各类幼儿园的师资、班额、玩教具、园舍等逐步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2011-2014幼儿园总量增幅为51.88%;班级数量、专任教师数量、保育员数量分别增长了59.26%,87.05%和59.75%。新增幼儿园43131所,农村幼儿园增量显著高于城区,占比为71.52%。其中,公办园新增19672所,主要分布在镇区和乡村,占比88.17%。乡村幼儿园新增13899所。其中,公办园10689所,占比76.9%;民办3774所,占比27.15%。公办园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支撑力量。公办园从2011年的10.94%上升到50.13%;集体办园和其他部门办园数量也开始止跌回升。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14年全国幼儿园教职工314万人,增加了129万,增长了70%;专任教师184万人,增加了70万,增长了61%。中央已投入17亿元用于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培训中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58.5万余名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前教育普及率城乡差异显著,城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明显高于农村;第二,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公益普惠”程度不高,公办幼儿园占比仍然较低,民办幼儿园占比过高,“公办民办并举”格局尚未形成;相当多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普惠性资源依然短缺。第三,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仍然较低。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在60%~80%之间的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平均为7.73%。2014年,我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已经达到70.5%,但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2013年占比仅为3.5%。第四,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大多数公办园以及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的日常运转主要依靠收费,办园条件较差,教师工资待遇较低,家长负担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