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技巧与艺术白云区嘉禾中学黎婉珍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英语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作为英语老师要怎样利用课堂来组织自己的教学,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我认为除了必须按照教学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外,英语课堂教学还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与艺术。首先,在教学设计时进行换位思考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教师换位思考来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换位思考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对哪些东西感兴趣,原有知识经验如何、认知水平怎么样,然后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自己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英语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的发展。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教学设计的基点在于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特征是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通过教学设计,构建一种最适宜于学生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这是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教学应有的归宿。用换位思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考虑的是怎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的条件,使他们受到鼓舞、对学习感兴趣。下面是我对《牛津英语》(上海版)8A(下),Unit5,ReadingA(Familylives)的部分教学设计的思考过程。在导入部分,用换位思考的理念,我考虑的问题是:假如我是学生,对家庭生活方面的话题感兴趣吗?分析的结果是:学生对发生在Tina和David身上的事情很熟悉,应该感兴趣,也有话可说,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或多或少存在着像Tina和David这样的情形。可是,课文的材料比较简单,如何作些处理,使教学效果更好些呢?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在导入环节,我给学生展示了我自己的一张全家照,并让学生来猜猜我的家庭生活,从另一个侧面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实践的结果是,拿老师的全家照来猜测老师的家庭生活作为导入部分,首先就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并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小组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因为还有向老师发问这一环节,所以,师生之间有眼神的交流,课堂气氛融洽,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技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拓展环节,我考虑的问题是:假如我是学生,我能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如何达到?“Familylives”涉及家庭生活,内容比较简单,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我觉得,除了培养学生阅读和说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学生也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针对本课的内容很有现实教育意义的特点,我决定在情感教育方面进行挖掘,在教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展开讨论:Whoselifeishealthier,Tina’sorDavid’s?Why?在展开的讨论中,各小组积极发言,在展示成果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认同David的生活是健康的,Tina的做法不可取。这一环节,既让学生的口头输出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形成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以此对材料的主题进行升华。其次,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英语教材都十分强调课堂活动,现行的英语教材要求通过有实际意义的、饶有兴趣的、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活动进行教学,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牛津英语(上海版)》7A(下),Unit6,ReadingA(Watertalk)为例,在课文导入之后,运用文本,先完成了A1和A4的练习,而仍然是文本的A3,我突破了单一做题的形式,没有直接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填充水的旅行路线图中有关地点的空白,而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语篇,自主绘制这张路线图。在这个阅读环节中,我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独立思考,去感悟,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梳理整个语篇线索和提炼行文结构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有意义的任务驱动下,运用自己的思维,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主动与课文碰撞,从中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真正做到“Learningbyreading”。在拓展环节,我运用了“复述”水循环过程这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