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与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我校近几年以来先后学习了一些先进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教学策略,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许多老师在学习中,逐渐地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地改变着自己教学策略,慢慢地摒弃了原来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减轻自己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近日偶读美国杰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回想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感觉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在某些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做是为了让我们的工作负担越来越小,让学生自主的空间越来越大;是为了使我们的专业技能越来越突出,为了使学生的学业成绩越来越优秀。加涅认定教学是由一组学习的外部事件所组成的,根据学习的内部事件(过程)提出了与各内部过程相匹配并对内部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外部条件——九大教学事件。(1)引起注意——引起注意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它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标志。引起注意除使用刺激变化、引起兴趣等方法,更主要的是利用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机制,激发思维,唤起选择怀知觉。(2)告知目标——教学开始告知目标的策略,其功能是激起学习者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期望,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3)刺激回忆先前习得性能——许多新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观念的联合,对先前习得性能的回忆可以通过要求再认性的或者更好一些的再现性的问题来引发,习得的性能如果成为学习事件的一部分,就必须会有高度的可进入性。(4)呈现刺激材料——当学习者做好准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教材。呈现的方式取决于材料的内容,无论何种情况,最有效的是具有突出特征的刺激。(5)提供学习指导——这是促进语义编码,使所学的东西进入长时记忆。因为学习结果的不同,其学习指导也各不相同。(6)引发行为表现——这项事件的目的是促使学习者作出反应的活动,以此来验证期望的学习过程是否发生,学习的结果是否达成。通常这种行为是继学习之后首次进行的作业,在多数情况下教师接下来会呈现新的例子,以确保该规则能被应用到新的情境中。(7)提供反馈——在学习者作出反应、表现出行为之后,应及时让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这就是提供反馈。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反馈是自我提供的,但也需要外部提供。(8)评价作业——当学习者表现了一次反映新的习得能力的行为,这还不能肯定他已经掌握了这种能力,教师应要求学习者进一步表现学业行为。(9)促进记忆与迁移——为增进记忆的策略很多,如用有意义的方式习得材料、建立材料的关系网络、注意间时复习,有效促进迁移最好的方法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新任务,要求他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之中,从而促进更高层次的学习。结合学案教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有意识到注意到第二、四、六、七、八和第九事件,至少在学案的设计中有所体现,另外几个事件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老师注意的程度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注意非常关注,对学生的倾听程度从师生语言的通俗直白上做了许多文章、对学生的互动从相互提问的方法上提出相关要求、对学生的自主从小组内的分工上说明方法等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注意高度集中,学习效果良好。这样做是把握了课堂教学最有效的一个环节。有了学生的注意,唤引学生注意,减少无意注意,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会大大提高。而有些课堂中,教师仍然注意自己的“说”,缺乏对学生注意的关注与引导,师生各自注意,达不到一个统一的要求。呈现的材料可以是现成的文字,应该还可以是教师对学生阶段学习成果的褒奖与激励。同样的学案,不同的效果,通过我们看课发现,教师对学生课堂的表现有的泛泛而奖,不论其解决的问题是易还是中还是较难,一概一个模式的奖励;有的惜奖如金,学生的回答非常准确,体现了智力活动的杰出成果,教师却不给予任何形式的肯定,只是用常规的“回答不错”来回应。人是需要激励与关注的动物,一个缺乏激励与关注的学生,无论如何对学科学习缺乏一个持续的动机与动力。学案的编写是体现在指导学生学习基础上的,不是数量不等的问题的堆积。学案的编制程序必须围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由简约到复杂、由已知到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