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编制单位:主送单位编号项目名称隧道开挖技术交底日期交底内容:一、双侧壁导坑开挖法先开挖隧道两侧的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必要时施作边墙衬砌,然后再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对剩余部分采用两台阶或三台阶开挖。该方法主要应用于V级围岩浅埋、偏压地段及IV级围岩片压段。1•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2•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施工工序见下图。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流程图图"-.■・EhTBtpr-f去袅丁A带-0介一崙J.2-0■---".•⑴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支护。⑵机械开挖①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采用弱爆破开挖。⑶喷8cm厚C25混凝土封闭掌子面。⑷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型钢钢架和118临时钢架,并设巾50mm锁脚锚杆(管),安设118横撑。⑸安装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⑴在滞后于①部2~3m后,机械开挖②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采用弱爆破。⑵喷8cm厚C25混凝土圭寸闭掌子面。⑶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⑷接长型钢钢架和118临时钢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必要时安设118横撑。⑸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②部2~3m后,机械开挖③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采用弱爆破,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①。.在滞后于③部2~3m后,机械开挖④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采用弱爆破,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②。.⑴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支护。⑵机械开挖⑤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采用弱爆破。⑶喷8cm厚C25混凝土封闭掌子面。⑷导坑周边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拱部型钢钢架,安装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⑴在滞后于⑤部力1m距离后,机械开挖⑥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采用弱爆破,⑵喷8cm厚C25混凝土封闭掌子面。.⑴在滞后于⑤部2~3m后,机械开挖⑦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采用弱爆破。⑵喷8cm厚C25混凝土封闭掌子面。(3)安设118横撑。.⑴在滞后于⑦部2~3m后,机械开挖⑧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采用弱爆破。⑵隧底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安设I20a钢架使钢架封闭成环,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⑷逐段拆除靠近已完成二次衬砌6~8m范围内两侧壁底部钢架单丿元。4•施工注意事项(2(3础稳定;(4)(5(7•灌筑IX部仰拱及隧底填充(仰拱与隧底填充应分次施作)。.⑴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I18临时钢架及上部临时横撑。⑵利用衬砌模板台车尽早一次性灌筑⑨部衬砌(拱墙衬砌同时施作)。3•施工要点(1)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似椭圆形,导坑断面宽度一般为整个断面的1/3;(2)两侧壁导坑超前中部10〜20m,可独立同步开挖支护,中部采用台阶法开挖,保持平行作业;(3)导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工序变化处之钢架(或临时钢架)应设置锁脚锚杆,并尽早封闭成环。(4)中部开挖时由于开挖跨度大,断面形状扁平,应在拱部支护完成后设临时竖向支撑,以减少拱顶下沉;(5)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不超过10m,并注意加强监控量测;(6)临时支护拆除后应及时施作仰拱和二次衬砌;隧道施工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小炮开挖或人工开挖,严格控制装药量;工序变化处之钢架(或临时钢架)应设置锁脚钢管,以确保钢架基导坑开挖宽度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安排等进行适当调整;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施工过程中每次拆除临时钢架的长度不能超过10m,以确保施工安全;软弱及不良地质隧道仰拱应紧跟、仰拱距开挖面距离宜控制在40m内;(8)施工中,应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结果,分析洞身结构的稳定,为支护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5•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1)开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工艺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安全危险评估,编制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2)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在推广新技术和使用新型机械设备时,应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和安全教育;(3)进洞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进洞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面具。禁止无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