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文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研究性学习设计作者姓名任职单位学科历史年级高二单元标题西文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研究性学习名称如何科学地对待宗教?小组成员所需时间1课时【学习目标】(或概述)1、掌握收集和提取历史信息的一般方法,培养信息采集与提炼能力;2、能够根据材料提炼自己的观点,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够组织论据论证观点,培养思辨、论证能力;4、小组合作,制作演示文稿,培养合作学习与动手能力;【情境】宗教改革客观上开启了西方近代化的进程,在政治、经济文教方面影响巨大,并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建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我国正在现代的初期阶段,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五性特征”努力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文化,都将会发挥重大作用。现实中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不一,甚至看作邪说,一说宗教主要想到三大宗教,忽略很多少数民族宗教。宗教有积极作用,但其本质的消极性是无法掩盖的。宗教现在涉及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应该有一个明确客观的认识。各地大建庙宇,如山东滨州的“天王寺”。【任务与预期成果】1、简单阐述宗教在我国的发展情况。2、能够科学对待宗教,正确区分真正的宗教与邪教。3、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4、各小组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形成小论文。【过程】(过程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活动一:划分小组,明确任务根据具体人数划分小组,第组6-8人,每组选出组长一人。组长负责小组内同学的分工和研究课题的开展和管理。小组可以分为文字材料组和图片材料组,还可以根据查阅材料的时期包括五四运动时期和新时期进行进一步细化分工,小组成员弄清自己承担的任务。活动二:搜集资料,加工处理根据各自的分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填写资源记录表,记录资源的主要内容。为保证资料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教师要发挥好指导作用。教师提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你周围有哪些人信仰宗教,他们有什么活动?(2)你对他们的宗教活动有何认识?(3)国家的宗教政策有哪些?(4)我们应如何科学地对待宗教?活动三:合作探究,形成共识组长负责整合成员搜集的材料,围绕探究主题,在讨论探究中填写小组讨论记录表,记录小组成员的主要观点和想法,最后达成组内成员的共识。研究成果可以以资料卡片,图片展览、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活动四:展示成果,汇报交流各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制作ppt课件,在班内展示交流。各小组把自己的有价值的资源、研究思路、过程、结论与其他小组共享。各小组互相补充,最终形成集体的研究成果。活动五:综合分析,撰写论文根据个人的理解,围绕《如何科学地对待宗教》写一篇小论文。【评价设计】1.能够较全面搜集相关必要资料,做出正确筛选,提取有效信息。2.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3.较好地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运用PPT课件等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4.学会撰写历史小论文,格式规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论证充分。5.学生根据《历史小论文评价量规》进行互评,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