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段目标,一年级的小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上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行为上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一年级音乐教学涉及到的音乐知识并不多,只是感受音的长短,音的强弱,但是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孩子领入学习的阵地,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把知识融入到娱乐中,把知识融入到体验中,把知识融入到情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就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低年级的特点,音像结合,视听结合,创设学习意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玩中学、在玩中乐、在玩中感受音乐的乐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唱民歌《勇敢的鄂伦春》,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2、加入打击乐器及舞蹈,丰富歌曲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法让学生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特点。2、通过模仿法增强学生对鄂伦春族音乐的了解。情感及价值观:学生结合歌曲《勇敢的鄂伦春》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地鄂伦春》2、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设计意图:学生调整好上课的状态。】二、导入师:前几节课中老师带领大家到我国南方,了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北方去,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少数名族。【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三、欣赏歌曲:1、师: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他们的歌曲吧!播放伴奏,老师表演唱。师:歌曲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活泼欢快的?师:你能从地图中找到鄂伦春族吗?歌曲中告诉我们鄂伦春族人能歌善舞,他们居住在我国大兴安岭一带。2、你看鄂伦春的小朋友来了!师:鄂伦春小朋友骑一匹骏马,挎一杆猎枪,头戴厚厚的帽子,身穿着厚皮服,这说明他居住的大兴安岭地区天气怎样?师:“鄂伦春”是他们民族的自称,它有两种含义:山岭上的人、驯鹿的人。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视频播放,感受歌曲情绪。【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观看Flash动画,让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感受鄂伦春民族生活背景和民族地域特点。】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1、让我们看这歌片再来仔细听一听歌曲。师:请你用歌词中的话来下面的问题回答。①鄂伦春人住在哪里呀?②鄂伦春人是怎样保护森林的?③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歌词、记忆歌词。】2、节奏练习;①师:鄂伦春的小朋友想考考我们,请小朋友用我们以前学过的音符把缺少的地方填上。师读歌词请学生填写空白处。练习“勇敢的”这一节奏,进行节奏创编。②师:让我们向鄂伦春的小勇士一样,不怕困难,自己尝试的读一下歌词吧!(预设:学生如果没有读好,让学生听一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生按节奏读歌词。③师:请同学们按节奏读歌词,体会鄂伦春人的勇敢,看谁读得最准确!XXXX|XXXX|XXXX|X—‖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多读两遍。由慢速到快速练习。注意突出强弱。④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什么动物在奔跑?(用动作表现)【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并掌握本课歌曲的节奏特点。突出感受强调二分音符时值的饱满性】3、教师范唱。(提示学生注意前奏)师:听前奏有什么变化?可以用什么来提示自己注意前面空的这4拍。【设计意图:指导通过学生聆听、拍手、数拍等方法,使学生准确地接唱前奏。】4、演唱歌曲①师:我想小朋友们现在肯定也特别想做一名勇敢的鄂伦春小朋友,下面请你用轻轻地声音跟着老师一起唱。②师:这一次我们把声音再放开点再唱一遍,看谁更像善良淳朴、勇敢坚强的鄂伦春人。【设计意图:通过提示帮助学生更好的演唱歌曲,体会鄂伦春族人民的勇敢。】5、师生接唱。师生接唱歌曲。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