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上28《最后的姿势》解读VIP免费

六上28《最后的姿势》解读_第1页
1/1
《最后的姿势》教材解读曲德富2008年的5.12大地震是深深镌刻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的,那惨烈的画面至今令人不忍回首。其间许多的英雄人物在灾害面前赫然挺立。尤其是那些平时默默无闻耕耘在在三尺讲台的老师们,绝大多数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毅然用自己并不强健的体魄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天空。读着他们的事迹,同为教师的我常常洒泪,为他们的勇敢,为他们的无私,为他们在最后一刻无愧于自己职业的举动……拿到新版的国标本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书时,我欣喜地发现编者将绵竹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护卫学生的事迹编进了教材,这是一个曾令亿万中国人落泪的老师啊!相信他的事迹一定会打动许多学生的心,从而受到精神的洗礼。可读了一遍课文,我发现,我找不到当初听到谭老师事迹的那种感动了。再读,依然如此。难道是过去的故事难以打动我了?抑或是我的心灵沧桑得难以再有涟漪了?终于,我发现原因了。谭老师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了,他开始有了闪光的语言来映衬他闪光的行为。他不再是一个平凡的英雄,而是摇身变成一个“高大全”式的英雄。他是教政治的,高二的政治是有教材的,教学的内容是很明确的,教学任务应该也是比较紧迫的。谭老师那天为什么不讲课偏要去讲什么“人生的价值”,难道他预感到那天他要牺牲?难道这是他遇难的偈语?英雄的事迹本身就是感人的,为什么要人为拔高?一个普通的无须仰视的英雄,正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为什么要硬生生地将他拉上神坛,让人在仰视的同时有了虚假的感觉?想起《地震中的父与子》,通篇淡笔勾勒,然而,却一次次被打动,至今难忘。现今,我们到底该追求怎样的文学语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上28《最后的姿势》解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