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引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情景引入复习回顾BC腰腰底边顶角底角A学习目标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重点)2、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和计算(难点)3、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体会转化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照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绿色部分,得到△ABD为什么三角形?再把它展开△ABC又是什么三角形?新知探究ACB7猜想把剪出的△ABC沿折痕对折,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一说你的猜想.(小组讨论)新知探究ABCD8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猜想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猜想归纳9如何证明两个底角相等?ABC已知:△ABC中,AB=AC求证:∠B=C.∠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性质证明除了得到两个底角相等,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证明:作AD⊥BC.则∠ADB=∠ADC=90º在Rt△BAD和Rt△CAD中AB=ACAD=AD∴Rt△BAD≌Rt△CAD(HL)∴∠B=C.∠ABCD10∴BD=CD,∠1=∠2即AD是∠BAC的平分线性质证明方法一:作底边上的高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1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ABCD证明:作底边的中线AD,则BD=CD.AB=ACBD=CDAD=AD∴△BAD≌△CAD(SSS).∴∠B=∠C.在△BAD和△CAD中方法二:作底边上的中线性质证明∴AD⊥BC,∠1=∠2即AD是∠BAC的平分线1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ABCD证明:作AD平分∠BAC,则∠BAD=∠CAD.AB=AC∠BAD=∠CADAD=AD∴△BAD≌△CAD(SAS)∴∠B=∠C.方法三:作顶角的平分线在△BAD和△CAD中性质证明∴∠ADB=∠ADC=90°即AD⊥BCBD=CD,即AD是BC边上的中线.13ABC几何语言转化思想在△ABC中∵AB=AC∴∠B=C∠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归纳14几何语言③∵AB=AC,∠1=2∠∴BD=CD,ADBC⊥.②∵AB=AC,BD=CD.∴∠1=2∠,ADBC⊥.①∵AB=AC,ADBC⊥∴∠1=2∠,BD=CD.ABC12D知”一”推”二”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性质归纳ABCD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典例讲评(1)找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2)求△ABC各角的度数.方程思想ABCD解:∵AB=AC,BD=BC=AD,∴∠ABC=C=BDC∠∠,∠A=ABD∠.设∠A=x,则∠BDC=∠A+∠ABD=2x,从而∠ABC=∠C=∠BDC=2x,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解得x=36°,在△ABC中,∠A=36°,∠ABC=∠C=72°.x⌒2x⌒2x⌒⌒2x【点睛】在含多个等腰三角形的图形中求角时,常常利用方程思想,通过内角、外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求解.典例解析17例2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点E,点F.求证:DE=DF.ABDEFC在△ABC中,∵AB=AC,点D为BC中点∴AD平分∠BAC证明:连接AD又∵DE⊥AB,DF⊥AC∴DE=DF典例讲解还有其它方法吗?18变式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DE⊥AB,DF⊥AC,垂足分别为点E,点F.求证:AD是EF的垂直平分线.ABDEFC典例讲解建筑工人在盖房子时,用一块等腰三角板放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重物的绳子正好经过三角板底边中点,就说房梁是水平的,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吗?解决问题20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温馨提示?对老师说,你还有什么困惑?蓦然回首21性质内容图形表示几何语言注意事项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ABC∵AB=AC∴∠B=C∠等边对等角是证明角相等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必须注意的是相等的边一定是同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DABC12D①∵AB=AC,∠1=2∠∴BD=CD,ADBC⊥.②∵AB=AC,BD=CD∴∠1=2∠,ADBC⊥③∵AB=AC,ADBC⊥∴∠1=2∠,BD=CD.三线合一是证明角相等、线段线段、线段垂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