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①政治:19世纪末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②经济: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就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不仅原来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材料说明了什么?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中国近代史》1900年后中国思想界有什么新的变化?③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1、背景④孙中山的个人努力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1、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2、1895年领导了广州起义3、1905年在东京组建同盟会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旧)提出背景政治: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资产阶级改良方案失败经济: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阶级:资产积极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影响个人: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材料一:“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孙中山选集》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局限性:具有反帝性质,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内容: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三民主义的内容材料二: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局限性:只反对皇帝和封建贵族,没有将整个封建地主阶级作为斗争对象内容: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三民主义的内容材料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核定地价”“国民共享”局限性: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群众基础内容: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三民主义的内容2、三民主义的内容三民主义十六字纲领含义局限性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政府民族独立反帝不明确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没有将整个封建地主阶级作为斗争对象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国民共享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群众基础.前提核心补充发展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3、评价缺乏明确的反帝的纲领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一、三民主义的提出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进步性局限性资产资产阶级阶级民主民主革命革命纲领纲领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4、实践孙中山为实现三民主义有哪些具体的实践活动?结果如何?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国运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颁布临时约法两次护法运动两次护法运动建立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斗争,失败推翻清政府封建统治,但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三民主义时代呼唤革命的理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这十三年来,政治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