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行星的运动课标定位学习目标: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及发展过程.2.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及建立过程.3.能够运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公式解决有关行星运动问题.重点难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及应用.核心要点突破课堂互动讲练知能优化训练第一节课前自主学案课前自主学案一、地心说与日心说1.地心说____是宇宙的中心,且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____运动.2.日心说____是宇宙的中心,且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____运动.地球地球太阳太阳3.两种学说的局限性两种学说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________运动,而这和丹麦天文学家____的观测数据不符.匀速圆周第谷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______.因此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____.因此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椭圆焦点上面积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_______跟它的公转周期的_______的比值都相等.若用a代表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代表公转周期,即a3T2=k(其中,比值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三次方二次方三、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1.大多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_____.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_________(或线速度)不变,即行星做_________运动.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_______跟它的公转周期的_______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_______.圆心角速度匀速圆周三次方二次方r3T2=k核心要点突破对开普勒定律的认识1.从空间分布认识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所有椭圆有一个共同的焦点,太阳就在此焦点上,因此在行星的轨道上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如图6-1-1所示.图6-1-1意义: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尽管各行星的轨道大小不同,但它们的共同规律是:所有行星都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太阳则位于所有椭圆的一个公共焦点上.否定了行星圆形轨道的说法,建立了正确的轨道理论,给出了太阳准确的位置.2.从速度大小认识:行星靠近太阳时速度增大,远离太阳时速度减小.近日点速度最大,远日点速度最小.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如图6-1-2所示.图6-1-23.对a3T2=k的认识:第三定律反映了行星公转周期跟轨道半长轴之间的依赖关系.椭圆轨道半长轴越长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大;反之,其公转周期越小.在图6-1-3中,半长轴是AB间距的一半,T是公转周期.其中常数k与行星无关,只与太阳有关.图6-1-3特别提醒:开普勒三定律是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总结定律,实践表明该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天体的运动,如月球绕地球运动、卫星绕木星运动,甚至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等.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2011年连云港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开普勒对于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C.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D.所有行星的公转周期与行星的轨道的半径成正比解析:选A.由开普勒第一定律知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以A正确,B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所有行星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故C、D错误.课堂互动讲练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a,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a,则过近日点时的速率为()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应用例1A.vb=bavaB.vb=abvaC.vb=abvaD.vb=bava【精讲精析】如图6-1-4所示,A、B分别表示远日点、近日点,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里扫过的面积相等,取足够短的时间Δt,则有:12va·Δt·a=12vb·Δt·b,所以vb=abva.图6-1-4【答案】C【方法总结】由以上可以得出:vbva=ab,即某行星的速率与它距太阳的距离成反比.变式训练1(2011年广东高一检测)如图6-1-5所示是行星m绕恒星M运动的情况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最大点是B点B.速度最小点是C点C.m从A到B做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