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改特色示范学校总结】教研教改记录教研教改特色示范学校总结教研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与动力,没有教研的教育教学犹如无本之木,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与营养。近几年来,新开镇中心小学高举“教研兴校”大旗,大兴教研教改之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授予“黄冈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湖北省特色示范学校”,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曾先后两次来校采访并在节目中作专题报道。一、突出一个“严”字,教学管理踢出“正步走”学校在教学管理中,严字当头,规范为先,逐步建立了一整套长效管理机制。1、把好“三关”,规范教学行为。一是备课关。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分工备课形成预案,通过调整形成有个人特色符合班级实际的教案,并及时做好教后反思。二是授课关。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新课改模式授课,既要有“范式”,又要有“变式”,立足学情,形成特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学效率;三是辅导关。采用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增强信心,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2、坚持“三促”,加强评价管理。一是以查促教。教务处定期不定期的对科任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抽查,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二是以评促教。在教师的评价上,坚持做到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备课组长评、学生评、校领导评相结合,评定结果与当年评先、评优、安排下一年工作挂钩。三是以考促教。每次质量检测后,教务处及时统计成绩、分析得失,组织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根据问题拿出整改措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二、立足一个“恒”字,教研教改吹响“冲锋号”学校通过营造氛围、搭建平台,不断提升教师品位,持之以恒地为教研教改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营造氛围,唤醒教师工作激情。一是培训带动。学校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外派教师参与各种教研活动从不缺席,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必须写出学习心得,并执教模仿课、汇报课、示范课,做到“一人学习,全员受益”,实现了资源传导和共享。2020年,在武穴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全国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每个县、市只有10个参会名额,我校积极争取到4个名额并安排8名教师轮流参会。二是典型引路。我校现有湖北省特级教师1名,黄梅名师2名,黄冈市骨干教师6名。学校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安排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在教学和教研工作中一对一指导,效果显著。在2020年全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青年教师王梦娜代表黄梅县参赛,荣获市级一等奖,在所有参赛选手中排名第二,与她结对的梅志勇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三是教研领航。经常开展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备课组内互相听课等多种形式活动,采取“即听即说即评”方式组织教研,对教者是一种促进,对听者、评者是一次学习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交流的机会,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做到扬长避短,共同提高。2、搭建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一是赛课活动有声有色。学校把“常规课”、“研讨课”、“公开课”作为全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研究能力的练兵场所,既可以锻炼教师自身能力,又达到互相交流,相互切磋教艺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全力参与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在2020年度全国“一师一课”活动中,12位教师晒课全部获奖,其中省级优课1节,市级优课9节,县级优课2节;在2020年全省“微课”大赛中,王梦娜、刘义两位教师分获省级一、二等奖,郭小雄老师获市级一等奖;在2020年“湖北省英语口语朗读大赛”中,7名学生分获地市级复赛一、二、三等奖,5名教师获指导教师奖;在全国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中,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50多名学生获奖。二是课题研究有序开展。各教研组收集整理教研教改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制定解决策略、办法,通过全校交流、反思,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