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3年9月22日上午依法开庭,公开审判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共重庆市委原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并作出了一审判决。该法院认定薄熙来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00万元;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13年10月25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教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第一框依法治国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重要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2、能力目标:学会珍惜自己的权利,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知法守法,自觉用法。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3至P87,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含义)2、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3、怎么样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教材P83倒数第一段)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教材P83倒数第一段)(一)依法治国的含义解读依法治国领导者:主体:客体:依据:目的:本质:核心: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宪法和法律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宪治国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3、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4、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上学就业结婚登记驾驶车辆上饭店摸彩票中奖立遗嘱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婚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税法继承法等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明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名言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王符(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前提中心环节关键有力保障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行政法规706部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240部地方性法规有8600余部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为了推进依法治国,我国加强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国务院新闻办2011年10月27日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我国已制定观察下图,进行概括你知道的有哪些?《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兵役法》《刑法》《民法》《选举法》……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张居正这段名言说明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政府要依法行政《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第四条依法行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滥用权力,以权代法,做学法、守法、用法和维护法律、法规尊严的模范。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有力保障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据新华社电7月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宣判,对刘志军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违法必究(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前提中心环节关键有力保障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