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知识回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就;2.新时代的主要矛盾;3.两个一百年目标;4.坚持新发展理念;5.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学习目标:1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2新发展理念注重解决那些问题?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有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二框题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坚持新发展理念1、五大新发展理念2、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坚持创新发展原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坚持协调发展原因: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发展的整体性问题。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坚持绿色发展原因: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4)坚持开放发展原因: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求: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5)坚持共享发展原因: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五、课堂探究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难题。发展不平衡问题和一些领域的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还不够快。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结合我国面临的发展难题,谈谈转变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小组抢答(1)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有利于推动我国创新发展战略,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开放发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有利于共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3)发挥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原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2、含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3、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1)要大力发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