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中赤芍总苷的提取与纯化一、项目概述:赤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的干燥根,赤芍总苷(totalpaeonyglycoside,TPG)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单萜类化合物,其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较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赤芍总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法对工艺过程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同时进行测定,对赤芍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考察,进而为进一步控制赤芍总苷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二、实验目的:1.掌握赤芍总苷的提取分离工艺;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3.掌握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三、实验器材(一)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玻璃柱,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器、电子分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仪,旋转蒸发仪,超声仪1000ml圆底烧瓶,冷凝管,烧杯、铁架台,橡胶软管、HPLC、容量瓶(二)试剂大孔吸附树脂D10l,AB-8;分析纯;95%乙醇、70%乙醇、30%乙醇、芍药苷对照品、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5%香草醛硫酸溶液、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硅胶G;赤芍药材粉末(川芍),柱层析硅胶,正丁醇,2%乙酸铅,盐酸,淀粉,碘滴定液,蒸馏水四、实验内容:(一)赤芍药材的质量检查1/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赤芍项下的项目对赤芍药材进行质量检查。1.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和皱纹,并有须根痕和横长的皮孔样突起,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线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2.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薄壁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群作放射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3.检查1)水分: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项下操作,取本品粉末约1g,平铺于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5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100~105℃烘5小时,盖好,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同样温度下在烘1小时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直至连续两次称定重量之差<5mg为止。按减失重量和称样量计算供试样品中水分含量(%)。2)总灰分:取本品粉末约1g,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至室温;加硫酸0.5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汽除尽后,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精密称定后,再在500~600℃炽灼至恒重。3)重金属检查:取本品1.0g,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重金属检查法二法炽灼破坏,检查10批样品,并同时做空白试验,标准管含Pb10ppm。4)砷盐检查:取本品1g,精密称定,置坩埚内,按炽灼残渣法操作,使样品完全灰化,加盐酸5ml与水21ml,溶解残渣,收集溶解液,按砷盐检查法第一法《(中国药典》2/142015年版)检查,标准管含砷2μg。4.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36小时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浸泡4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