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地理仿真模拟卷(九)本试卷共15题,共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短视频是指时长在一分钟内,用户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的视频形式。近年来,短视频成为全民热捧的传播方式。不少城市借助短视频的传播,实现城市形象的优化,一跃成为“网红城市”,下图是某短视频APP统计2016-2018年国内某市短视频上传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短视频上传量高的区域最有可能为()①商业中心②工业园区③住宅小区④旅游景区A.①③C.②③2.该市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地形C.交通、河流B.地形、交通D.资源、地形B.①④D.②④3.下列短视频的内容,最不可能出现在该市的是()A.地铁在高架桥上跨河而过B.高楼俯拍的建筑物错落有致C.汽车在山岭隧道中穿梭D.公交站周围布满了共享单车酱油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用大豆、麦、麸皮等酿造而成。酱油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大豆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史,黑龙江省为我国主要的大豆产区。下图为酱油生产流程图。据此回答4~6题。14.黑龙江省虽为我国主要大豆产区,但酱油生产厂家不多,主要原因是()A.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B.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基础薄弱C.纬度较高,光热条件差D.交通设施落后,原料运输不便5.某酱油企业总部设在佛山,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接近消费市场C.交通网络完善B.气候干旱少雨D.土地租金低廉6.影响甘肃省酱油厂布局的主要不利条件是()A.远离大豆产地C.消费市场狭小B.水资源较缺乏D.太阳辐射较弱中国传统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读中国传统村落在八大地区的空间分布图,回答7~8题。7.由图可知,我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是()A.北多南少C.西南地区最多8.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的是()A.距海远近C.文化习俗B.地形地貌D.农耕文明B.东多西少D.西北地区最少穿越太行山的某段铁路紧邻高达百米的石灰岩山体,当地铁路部门的捅山工时常需要登山清除随时可能掉落的危石(图1),以保障铁路及列车通行安全。图2为该路段部分山体剖面示意。据此完成9~11题。29.该山体岩石()A.经变质作用形成C.在湖泊沉积形成10.捅山工最繁忙的时段在()A.多雨季节到来前C.浓雾多发的时节B.多为气孔构造D.具有层理构造B.阴雨连绵时期D.霜冻严重时期11.为减少捅山工清除危石的工作量并保障列车通行安全,可行的措施是()A.路基两侧种植防护林B.山坡地增设防护网C.山顶建监测预警设施D.加固山体下部岩石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细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里物产丰富,自古以盛产苜蓿、棉花、瓜果、金属矿产而著称。该盆地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只有一条公路相连,冬季还有数月大雪封山,这使得费尔干纳盆地像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紫花苜蓿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紫花苜蓿被广泛栽培,主要用于制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1)简析费尔干纳盆地农业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3(2)分析费尔干纳盆地适宜大量种植苜蓿的原因。(8分)(3)说明费尔干纳盆地像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的原因。(8分)1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纳特龙湖(见下图)是一个主要依靠周边河流及火山温泉补给的内流湖,该湖位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处,湖面长约57千米,宽22千米。雨季时,湖面面积可达900平方千米,旱季时,湖面有60%~70%的面积干涸,成为一个个互不相连的水洼。由于含有特殊的火山熔岩成分,湖水有高盐碱、高毒性的特点,而高盐碱湖水是大量藻类理想的生长环境。盐湖周边高度盐碱化的土壤及湖面上挥发的有毒气体不适合大多数生物存活,但小火烈鸟却适应了这样严酷的环境并得以在这里生存繁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