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学习目标•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2Cl人体体液中的Na+和Cl-对于调节体液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保证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和氯元素主要来自于食物和食盐,而氯元素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12/16/20243死海12/16/20244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为一般海水的8.6倍,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甚至连死海沿岸的陆地上也很少有生物。湖水上层水温19-37℃,盐度低于300‰,富含硫酸盐与碳酸氢盐。底层水温22℃,盐度332‰,富含硫化物、镁、钾、氯、溴;其底部饱含钠与氯化物。死海水含盐量极高,且越到湖底越高。由于盐水浓度高,游泳者极易浮起。浩瀚的海洋资源的宝库◘海水中含盐3%,主要为氯化钠;◘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等。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NaCl)12/16/20245找出氯在元素周表中的位置,并回答下列问题。氯元素是第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很容易一个电子而形成,具有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17号+17287得到+17288化合强非金属性(即氧化性)12/16/20247结构决定性质一、氯原子结构Cl-得e-氯原子氯离子得到一个电子+17287+17288易得电子思考与交流:游离态的氯是以氯原子还是氯分子的形式存在?试从原子的结构分析12/16/20248Cl二、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舍勒【瑞典】公元1742一1786MnO2+4HCl(浓)=MnCl2+2H2O+Cl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12/16/20249◘新华网报道: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路段一辆满载液氯的液罐车和对面来车相撞,大量液氯外泄。据目击者描述:“一股黄绿色的气体就像探照灯光一样,‘唰’地射向空中,并有刺鼻的味道,眼睛也熏得睁不开。”◘事发后消防队员不断地用水枪喷射,但还是造成350人中毒进医院救治,28人中毒死亡,附近居民采取应急措施,疏散到高坡上。颜色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新闻事件12/16/2024101、物理性质颜色:黄绿色状态:气体气味:强烈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毒性:有毒溶解性:一体积水溶解约2体积氯气,氯气水溶液称为氯水低温低压的条件下易转变为液态(液氯)和固体12/16/202411思考:1.怎么闻氯气?2.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应该如何收集氯气?12/16/202412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注意:这是闻各种气体气味的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不能用排水法)2Na+Cl2===2NaCl2Fe+3Cl2===2FeCl3Cl2+Cu===CuCl2点燃点燃点燃小结:大多数金属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化合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盐),在反应中氯气均作氧化剂,体现出强氧化性。(有黄色火焰,形成白烟)(发红热,形成棕褐色烟;溶于水后溶液呈棕黄色)(棕黄色烟,蓝色溶液)12/16/202413(1)与金属反应2、化学性质(活泼,有强氧化性)烟-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雾-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2.不要把现象和结果混淆不要说成是:有氯化铜生成(这是反应的结果)1.区分烟和雾:氯气与铜反应的现象是:有棕黄色的烟产生描述反应现象要注意的事项:12/16/202414①氢气与氯气通过点燃和光照都能发生反应生成HCl。(2)与非金属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瓶口有大量白雾产生。H2+Cl22HCl点燃H2+Cl22HCl光照爆炸H2与Cl2化合的产物HCl气体溶于水,就成为我们常用的盐酸12/16/202415通过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思考与交流(1)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2)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3)燃烧的本质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12/16/202416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能与P、S、C、Si等非金属直接化合。现象:产生白色烟雾与P的反应2P+3Cl2==2PCl3(液体)点燃PCl3+Cl2==PCl5(固体)点燃2P+5Cl2==2PCl5(固体)点燃12/16/202417与Si反应:Si+2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