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对主题教学的审视和思考VIP免费

2024年对主题教学的审视和思考_第1页
1/4
2024年对主题教学的审视和思考_第2页
2/4
对主题教学的审视和思考对农村小学隔代教育的审视和思考涂金云18919720807XX县区棠树乡西塘辅导区小学二〇一四年六月对农村小学隔代教育的审视和思考笔者生在农村,长在在农村,工作也在农村,【内容摘要】目睹改革开放后涌起了民工大潮,农民离开农村,成为农民工,每个将自己孩子丢在农村的娃娃,便成了留守儿童,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祖你祖母便担起照顾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的任务,隔代教育,它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家庭环境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乐园。这乐园是由父母共同创建、共同担负教育子女的第一所学校。然而在自己的父母离别后,这种缺少亲情关爱的教育是什么样呢。出现的种种现状又该如何解决呢。笔者通过实践观察、调查、走访,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在此作一探讨。【关键词】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笔者多年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审视我所在农村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其特点为:农民工,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期现状具体如下:我们XX省XX县区属于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养家糊口只是解决温饱问题,为了过上小康生活,为了让家庭经济状况更好,孩子父母外出务工,这是时代的潮流,或者说是历史的进程,单个个体家庭是无法抗拒的。因此,我们农村的青壮年除在集镇做生意外,可以均外出务工,他们的孩子因此留守家中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甚至寄托在亲戚家,因此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达80%以上。总之留在农村的基本上都是缺乏劳动能力的中老年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方式便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的利弊大家也并不陌生。农村的隔代教育有什么不好呢。结合实际,我认为农村的中老年人大多数是上世纪五第1页共4页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文化素质偏低,这是毋庸置疑,学习的辅导上不能适应自如不说,加之由于受传统的家教观念影响,他们对许多事情不能正确对待,更满足不了孩子发展的需要。农村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纪一般比较大,人老了难免就会体弱多病,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现在独生子比较多,另一些家庭至多也就两个孩子,和过去比,孩子少了,加上身为长辈,对孙辈宠爱有加,放松管教,对自己的孙辈是无比溺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管对错,以满足孩子为主,事事依从孩子,样样顺着孩子,孩子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他们有什么缺点,往往不能给予及时的纠正,久而久之,使孩子难以教育。在这种放任、自由、缺少约束的家庭教育环境,长期以往,将形成任性、脆弱、散漫的性格,自然会养成许多不良的习性。总之,审视农村小学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不难发现,它的成因是,因为孩子的父母是农民工,他们外出务工后,自己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孩子的教育因自己的你父母远在他乡,家庭教育自然就落到祖辈的身上。与城市隔代教育不同的是,城市里可以是退休的爷爷奶奶想陪孙子,或者是想给自己的子女减轻生活负担,这种隔代教育可能是主动性居多,然后农村就不一样了,不论家庭什么情况,父母走了,家庭教育祖辈们必须承担,是一种被动式的接爱。我想,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的一个缩影,中国过亿农民工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们既然知道隔代教育的弊端,也深知在目前一段时期,农村外出务工流针是改变不了现状,对农村小学家庭隔代教育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谈个人的思考。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电话、短信或者qq,变被动为主动,父母经常联系,既要对孩子处处关心,也要对孩子严格要求。对父母来说,抚育子女是不仅是义务,更是责任。现在信息技术大爆炸时代,也是即时通讯时代,出门在外的同时要时刻记住在家的子女,要经常通过电话,发信息,甚至qq语音或者视频联系,用不同的形式加强沟通,及时了解第2页共4页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跟孩子,跟孩子的爷爷奶奶等长辈,跟孩子的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当然条件适时的情况下,要多回去看看孩子,要知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一件大事,是影响孩子人生的大事,思想上要认识到位。我认为作为家长,在时间上和金钱上多付出一些,挤出时间来陪一陪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对主题教学的审视和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