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本单元学习的主题,了解本单元的学习要求。2.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整体感知全文,体会作者激动、自豪的心情。3.认识“赖、耕、潜、舶、哲”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4.从具体事例中了解20世纪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在进一步区别“发现”与“发明”的同时,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课外阅读与搜集相关资料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课题,围绕“20世纪”这个词,读通课文中的几个长句,并结合学习本课的生字词。2.从提供的具体事例中辨别“发现”和“发明”,加深对课题的理解。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教学准备:自制PPT课件教学预设:一、直接揭题,介绍作者1.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走进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去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2.我们先来认识一位科学家。(出示作者图片、文字简介:路甬祥,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院士”: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这一称谓用来命名国家最杰出的科学家。)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就是他写的。读题《呼风唤雨的世纪》。3.(世纪下面加横线)同学们,一个世纪是多少年?(100年)我们现在生活在几世纪?(21世纪),上个世纪就是(20)世纪,(板书:(20))通过预习,你知道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下面加波浪线)“呼风唤雨”原指什么?(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出现在这篇课文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现指能够支配自然的力量)(出示意思)4.人类真了不起,都能够呼风唤雨了,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课题呢?(自豪、激动)再读课题。二、围绕“20世纪”,读通句子,学习字词路甬祥爷爷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你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从文中找出带有“20世纪”一词的句子?编上序号。(出示自学要求: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从文中找出带有“20世纪”一词的句子,并编上序号,谈谈自己的体会。)交流后,课件出示5个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1.咱们先来看第一句。(出示第一句)大家来读一读,你读出什么来了?(路甬祥爷爷写这篇文章时心情激动、自豪;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统领全文,是总起句。)是的,第一小节显然就是全文的总起句,让我们带着自豪、坚定、不容置疑的语气再来读一读。①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出示这句话,一、二组读提问部分,三、四组读回答部分。表达同样的内容,如果我把句子改成这样:②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你觉得哪句更好些?为什么?2.(出示第二小节的第二句)人类靠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第二句话,读。(1)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从“那么多、奇迹、出乎意料”体会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成就之大。)(相机板书:发现和发明)(2)再读。3.课文中提到了20世纪有哪些发现和发明?(出示第四句)(指导朗读)交流后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