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搬家》教学案例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小学王旭东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小数点搬家》。教材分析:《小数点搬家》这一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二课时“试一试”内容探索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与特殊的小数乘法、除法之间的联系。学生学完这一课将为后续研究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奠定基础。本课教学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有:一是在第一学段学过元、角、分与小数;二是本册第一单元学习过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四年级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勤于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倾听。教师要设计好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探究性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我的思考:这节课,我通过创设“蚂蚁快餐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接着,分别从“小数点向右移动”和“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个环节让学生探究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层次清晰,使学生对规律认识得很清楚。然后,再让学生用一般小数举例,从特殊到一般,验证规律。再让学生回头看,对规律进行再认识,思考:为什么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使学生明白是因为一个数的小数点移动后,这个小数的数位发生了变化,所以大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都是10倍,100倍,1000倍,1/10,1/100,1/1000的关系呢?使学生明白是因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学生对规律认识得就更加深刻了。最后,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面积模型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探索发现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使学生经历探索、理解、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过程,体验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第一条教学目标教学难点:解释说明规律。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习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这节课,王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好)讲什么故事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生齐说:小数点搬家。(教师板书课题)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只蚂蚁开了一个快餐厅,叫“蚂蚁快餐厅”。它的快餐卖多少钱一份呢?(生:0.01元)。开张以后,生意很好,很多动物都来吃快餐。可是过了几天以后,蚂蚁一算账发现不仅没有赚钱,还亏本了。这可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小数点说话了。它说,我搬搬家吧。同学们,你知道小数点搬到哪里去了吗?我们继续看,小数点搬到哪里去了。向什么方向搬了一位。(右)师:现在快餐多少钱一份了?(0.10元)尽管来吃快餐的动物少了一点了。但过几天蚂蚁一算账很开心,因为赚到一些钱了。小数点也很高兴,心想:这肯定是我搬家的功劳,我再搬搬家吧,让你赚到更多钱。于是,它又向右轻轻跳了一下。大家看,现在快餐变成多少钱一份了呀?(1.00元)可是没有小动物来吃快餐!(课件出示:“太贵了”)设计意图:创设“蚂蚁快餐厅”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自然地引入新课。二、探究体验,探索规律。1.联系故事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师:同学们,在刚才小数点搬家的故事中,什么在发生变化?(小数点位置在移动,师相机板书)师:除了小数点位置在发生变化,还有什么在发生变化呢?生:小数大小。师:是这样吗?(师相机板书:小数大小)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刚才哪几个数在发生变化?生:0.01元,0.10元,1.00元(师相机板书:0.01,0.1,1)师:小数点位置移动了吗?(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发生了)师:看来,小数点位置移动是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是这样吗?(相机板书:引起)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从而展开对规律的探索。2.探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师:那么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到底有没有规律呢?那接下来,我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