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城市功能分区【教学难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教具准备】地理地图册课本插图多媒体【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步骤具体操作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图1“香港城市图”:图1:香港城市图创设情景,导其深入-1-语言导入: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外部轮廓,都有一定的形态。城市为什么是这种形态?城市内部又是什么样的呢?新课教学一城市形态1概念:2类型:团块状、组团式、条带状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8第一段内容及图1“香港城市图”,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2指导学生读图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即教材P18图2.1):图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观察比较图2中三幅图的城市形态,描述其外部形态特了解基本概念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2-征,并分析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优、缺点,完成下表: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式条带状特征影响因素主要优点主要缺点城市举例承转以上是城市的外部形态,那么走进绚丽多彩的城市内部,它的内部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过渡,引出下一个知识点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联系实际,说说本地城市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从而得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有: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其中,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是多数城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承转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空间和位置的要求不同,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空间和位置的要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使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相同的功能区。过度,引出下一个问题2城市主要功能区1引导学生读图3“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即教材P19图2.2),说一说图3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并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3-图3: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2引导学生读图4“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即教材P21图2.6):说一说图4中所示的香港的主要功能区有哪几种。(香港主要功能区有:商业中心区、住宅区、工业区、混合功能区)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4-图4“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3由图3和图4两幅图可以归纳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补充说明:城市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只是其他类型的用地所占的比重较小而已。〈1〉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1引导学生读图5“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即教材P20图2.3),让学生从图5中两种住宅区的居住环境、单位面积房屋售价、公共设施的配备是否齐全等方面对城市住宅区的类型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在建筑质量上,城市住宅区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2通过读图5,让学生讨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布的位置特点,从而得出: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进而得出: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5-区与低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的趋势。图5“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2〉商业区1读图5“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析香港商业区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商业区位于中环和尖沙咀及维多利亚湾两岸,是香港的市中心位置。进而得出: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2结合商业活动的特点,及商业活动的集聚效应,引导学生分析商业区一般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6-的原因。从而得出,商业区分布应遵循: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的原则。〈3〉工业区1引导学生读图5“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析香港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