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通信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思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李英普摘要:近几年,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的成功建设,作为主要的配网通信技术已获得认可,综合多种通信技术的试点情况来看,技术更加符合国内电力配网市场的需要,且技术已成为配网通信的主要技术标准。目前,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相对于小规模试点而言,将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多种通信技术的特点,配电网通信建设的难点,以及华为公司配网通信解决方案在电力配网建设、运维使用方面的明显优势。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配网通信技术引言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网体系技术革新的新动向,是改变未来电力系统面貌的发展新模式之一。我国电力企业高度关注智能电网的发展与建设,并有序推进,尤其是处于智能电网末端的配用电网络,更是今年来建设的重点。随着自动化技术和电力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对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易运维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网通信系统已逐渐成为整个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智能配电通信网建设面临的挑战配电网络存在网络规模巨大、分布广、环境恶劣、配网站点变动频繁等特点,配电通信网络作为配网自动化的神经系统,也必然要满足高质量的通信需求。因此,高质量的配网通信系统必然成为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基础。综合分析当前配网建设试点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配网自动化建设对通信系统提出诸多挑战。可靠性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用户的停电故障中,是由配网故障引起的,每停一度电就会导致元的损失。每年将近有超过亿的停电损失。随着近年来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电网,配电网从无源走向有源,从被动走向主动,新的发展模式对配网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环境恶劣,每年因雷击、火灾等原因导致的站点设备故障或报废、线路故障是造成停电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求电力通信设备应具备高防雷、抗震、宽温域的工作能力。()随着配网自动化程度逐渐加强,要求通信网络满足对电力设备实现实时、全天候的监测与控制。()通信网络因通信线路故障引发的自身故障,如通信光纤断裂等故障导致的通信网络故障,因此通信网络必然需要具备多重保护与抗多点失效的能力,保证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需求电力配网设备通常布放在户外、路边,面临人为破坏、非法接入等风险,将直接影响配电网的安全性,给电网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电力安全面临巨大威胁。部署与维护配电网络终端多、数量大,且配网站点多分布于户外、街边、施工复杂,加之不断的扩容、网络结构变动,无论对设备的布放、调试,还是后续的维护管理都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主流配电通信技术特点在当今主流配网通信技术中,主要分为光纤配网通信与无线配网通信两类。光纤配网通信分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两类。无线技术则主要包括专网及公网。公网由于缺乏网络自主性,在电力配网要求专网、专线的前提下,逐渐淡出;无线专网,信号易受地形、环境等影响,系统可靠性相对光纤通信较弱。因此,光纤配网通信将逐渐成为配网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在光纤配网通信技术中,工业交换机因产业规模较小、综合建网成本较高,技术发展与演进相对不足,性价比相对较弱,且有源串行组网结构,也无法满足抗多点失效。因此,技术将是未来电力配网技术的主导技术。参见表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所示。表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通信技术传输速率传输距离主要特点:优点:无源网络,维护简单;受电磁干扰小,信号可靠;组网可靠;缺点:需要光纤,成本略高。工业以太网交换机100Mb/s、1000Mb/s优点:带宽大,满足电力业务需要;有环网保护标准;工业级标准,满足配网要求缺点:成本过高,需要光纤;产业规模小,技术发展及演进不足。无线专网优点:覆盖广,咅曙简单快捷,无线巡检更加方便缺点:信号易受地形,高楼,天气等干扰。优点:利用电信运营商公网部署,成本低,覆盖广缺点:信号易受干扰,在线率低,实时性不足;缺少网络自主性,安全性较低,仅适合两遥业务。通信系统在打造坚强配电网络的优势是全光纤媒介的无源光网络,具备强抗电子干扰能力和和高防雷能力,减少了有源设备故障。手拉手式的组网保护可满足抗多点失效,且网络拓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