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与STSE化学考点分析1、胶体:①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和浊液。纳米粒子的尺寸正和胶体粒子的大致相同。胶体化学应用很广,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①区分胶体与溶液的物理方法—丁达尔效应。a、操作:置于暗处,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b、原理: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c、现象—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的丁达尔效应;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日照香炉生紫烟、佛光普照、海市蜃楼、彩虹)①聚沉—a、原理: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是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当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相混合时,也会发生聚沉。b、应用:入海口三角洲、豆腐、肉冻、果冻①电泳—a、原理: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b、应用:在盛有红褐色Fe(OH)3胶体的U形管的两个管口,各插入一个电极。在电极两端加上直流电压后,带有正电荷的Fe(OH)3胶体粒子将向阴极移动,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加深,阳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浅。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2、维生素:①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例如,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①维生素D可帮助Ca的吸收3、黑火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硝石)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4、铝的氧化膜:采用化学方法对铝的表面进行处理,如增加膜的厚度,改变膜的结构与强度,对氧化膜进行着色等。化学氧化(用铬酸作氧化剂)可以使氧化膜产生美丽的颜色;用电化学氧化的方法,可以生成坚硬的氧化膜,还可以用染料使其着色。酸、碱还有盐等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氧化铝也能与酸和碱反应)以及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5、Na的化合物:①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①Na2CO3俗名纯碱,也叫苏打,NaHCO3俗名小苏打;Na2CO3粉末遇水生成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Na2CO3·xH2O),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容易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6、焰色反应:①原理: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物理变化)①应用: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就是碱金属,以及锶、钡等金属化合物焰色反应所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7、Al的化合物:①氧化铝难溶于水,熔点很高,也很坚固,因此覆盖在铝制品表面极薄的一层氧化铝就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氧化铝是冶炼铝的原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它可以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等。①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它几乎不溶于水,但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Al(OH)3是医用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它的碱性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使胃酸酸度降低,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①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俗名明矾。明矾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在天然水中生成Al(OH)3(胶体),Al(OH)3可以和悬浮于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使水澄清,所以明矾可用作净水剂。8、铁的氧化物:铁元素可以形成3中氧化物,分别是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和四氧化三铁(Fe3O4)。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就迅速被氧化成Fe3O4。Fe3O4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它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Fe2O3是一种棕红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是炼铁原料。FeO、Fe2O3是碱性氧化物。9、铜及其化合物:出土的古代铜制品上往往覆盖着一层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铜属于重金属,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