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25.711.3车辆振动输入路面平度表示方法.03:656.1Vehiclevibration—DescribingmethodGB7031—86Forroadsurfaceirregularity本标准规定了车辆道路纵断面平度测量数据的表示方法和路面分级标准。使以各种不同的测量设备在各种不同路面上的测量及分析结果有一个可以比较的统一标准。本标准不规定测量时使用的设备和测量方法。本标准规定的是基本方法,不限制其他的表示方法。1应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车辆(不含轨道车辆)行驶的各种路面和越野地面。2符号3路面功率谱密度本标准主要采用路面功率谱密度描述路面平度的统计特性。3.1单道数据3.1.2功率谱密度的光滑功率谱密度应进行光滑计算,建议采用总体平均和不同倍频带的光滑计算(见附录A)。3.2多道数据多道路面平度的统计特性,以各单道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和他们之间的互功率谱密度函数或相干函数来描述。相干函数公式为:4功率谱密度曲线拟合为得到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式,需要进行曲线拟合。4.1位移功率谱密度的拟合表达式建议采用下式:可以多段拟和,但不应超过4段。4.2拟合曲线和功率谱密度曲线应画在同一张图上,并说明拟合的区间,拟合的方程,拟合的剩余标准差。5路面分级标准按功率谱密度把路面分为八级。表1规定了各种路面的平度系数值范围及其几何平均值。表2说明了各种倍频中心频率下各种路面的平度系数范围及其几何平均值。图1为路面平度分级图。6路面平度的测量与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6.1测量说明6.1.1测量日期6.1.2测量仪器说明由于测量设备与方法将影响测量结果,所以要求说明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的某些特性。6.1.2.1测量系统的简介(测量机构、传感器)。6.1.2.2测量系统的流程。6.1.2.3与数据记录有关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及倍频衰减率。6.1.3路面和地形的说明6.1.3.1测量路面的地点和路线、路段、方向。6.1.3.2路面面层的类型: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石料路面、土路面等。6.1.3.3路面状况a.一般情况:如修筑年份,形成过程,养护情况,坚实程度、以及弯道半径等。b.路拱变形:完整、中等变形,严重变形。c.裂缝:横向与纵向裂缝、网裂、龟裂。d.车辙、推移或松散、剥落。6.1.3.4路面照片6.1.3.5测量迹道的数目、位置和间距。6.2数据处理的有关参数说明6.2.1采用模拟分析方法还是数字分析方法。6.2.2预处理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倍频衰减率。6.2.3计算的分辩带宽当处理过程中带宽改变时(例如频率光滑)需另加说明。6.2.4分析的实际路长,m。6.2.5功率谱密度估计的精度(见附录B)。6.2.6给出谱估计前的时域总方差和频域总方差。6.2.7谱分析的具体方法(例如快速富里哀变换,连续数字滤波等)。6.2.8采样间距6.2.9窗函数和相应的参数。6.3功率谱密度曲线图6.3.1单道功率谱密度曲线图单道功率谱密度曲线应是经过平滑处理的曲线图。6.3.2多道功率谱密度曲线图多道数据的各单道功率密度曲线图按6.3.1规定,同时绘制相干函数或互功率谱密度曲线图,并注明双迹间距。附录A功率谱密度的光滑(附倍频程特性)(参考件)A.1功率谱密度的光滑双对数坐标表示的不变带宽的非光滑功率谱密度在高频部分出现强烈的波动。在三种倍频带内作功率的光滑计算,可以得到光滑功率谱密度函数。光滑计算时的频带划分区间:倍频带(表A1):从最低频(零频除外)到中心频率0.0312-1;1/3倍频带(表A2):从倍频带的末尾值到中心频率0.25m-1;1/12倍频带(表A3);从0.2726m-1到最高计算频率。A.2光滑计算公式为:附录B功率谱密度估计的误差(参考件)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归口。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负责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