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有限公司巷道锚杆支护设计规范方案初稿生产技术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巷道锚杆支护技术方案1总则1.1巷道锚杆支护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巷道支护技术,长治公司各矿应积极推广锚杆支护技术。1.2巷道锚杆支护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是由先进的技术、合格的施工和严格的管理保证的。推广锚杆支护高度重视技术问题,同时强化现场施工管理。1.3锚杆支护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各矿应根据自身条件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以提高掘进效率和支护效果。1.4制定规范宗旨宗旨是促进锚杆支护技术的健康发展,保证支护技术安全、可靠、经济,为采煤工作面快速推进,矿井高产、高效创造条件。1.5支护设计规范包括主要内容:测试、设计、材料、施工、监测、管理。1.6本支护设计规范用于井下煤岩层大巷、采区巷道、回采巷道及交岔点和各种硐室等。2巷道地质力学评估2.1地质力学评估是巷道锚杆支护的基础依据和先决条件,这些工作必须在锚杆支护设计之前完成。2.2地质力学评估首先确定巷道所在的评估区域,尽量考虑服务期间影响支护系统的所有因素。2.3地质力学评估内容包括现场调查、巷道围岩力学测定、围岩结构观察(节理、裂隙等)、地应力测量和计算。表1地质力学评估内容序号12345678原始资料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层物理力学参数2倍巷道宽度范围内顶板岩层层数与厚度各层节理裂隙间距岩层的分层厚度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地质构造说明与测取指巷道切割煤层厚度工作面地质说明给出、或现场量取地质报告给出,或现场取样实验室内测定有附近钻孔柱状图资料确定沿结构面法线的平均间距,在巷道内(或类似条件巷道内)测取指分层的平均值地质报告给出,或井下直接测取,实验室取样巷道周围地质构造情况,地质说明书191011121314151617水文地址条件巷道埋深原岩应力大小及方向巷道轴线方向煤柱宽度采动影响巷道几何形状及尺寸锚杆在岩层中锚固力锚索在煤层的锚固力巷道涌水量,水对围岩力学性质的影响地表到巷道的垂直距离有条件井下实测由巷道布置得出煤柱的实际宽度巷道受周围采动影响情况井下拉拔实验得出井下拉拔实验2.4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包括原岩应力、围岩力学性质和围岩结构是锚杆支护的基础数据。有条件在井下测定,原岩应力测定优先采用水压至裂法或应力解除法。2.5巷道支护设计所需的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可根据地质报告提供或现场取样实验室实验取得,煤岩体力学参数包括煤沿体的真密度、视密度、孔隙率、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内聚力、水软化系数及水理性质等。2.6围岩结构测量应采用巷道表面观察、钻孔取芯测量和钻孔窥视相结合方法进行。2.7巷道锚杆、锚索锚固力拉拔实验,可更加所支护的巷道现场或类似条件的围岩中进行,更具结果判定围岩的可锚性。下列条件下必须进行锚杆、锚索锚固力实验,a、支护初始设计之前;b、支护设计变更;c、支护材料变更;d、围岩条件发生变化。2.8围岩地质力学参数有一定适用范围。当一个地点获取的参数用于同一煤层其他地点时,应充分现场调研,保证两个地点的相似性。2.9当围岩岩性、结构和应力条件发生变化时,如遇大型地质构造、煤赋存条件明显变化时,应对地质力学参数从新评估参数。3支护设计3.1根据巷道围岩地质力学评估结果计算证明巷道锚杆支护的可行性,进行锚杆支护设计。3.2巷道支护设计采用动态信息设计法。设计应严格按照5个步骤进行,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井下监测—信息反馈—修正设计。根据地质力学评估结果,进行初始设计。初始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2(1)巷道地质与生产条件及地质力学评估。(2)巷道断面设计;(3)锚杆支护参数设计;(4)支护材料参数选择和施工机具设备配套;(5)支护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工程质量标准;(6)支护矿压监测设计;(7)巷道围岩复杂地段支护设计方法和煤巷受到采动影响时的超前支护设计。3.3巷道初始支护设计方法,应结合一下四方面进行:(1)工程类比根据已经支护巷道的经验,通过类比,直接得出巷道的支护形式与参数。(2)经验公式初始设计:经验公式:经验公式是在大量支护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指导支护设计的简单公式。国内外主要锚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