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网页图书馆铅酸蓄电池的容量(一)电池的容量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可以从电池中获得的电量称为电池的容量,以符号C表示,单位是Wh或Ah,Wh表示电池做功的能力,Ah表示电池输出的电量。铅酸蓄电池的容量愈大,该电池能输出的电量就愈多,做功的能力也愈强。电池的容量可分为理论容量、额定容量、实际容量。相对应的电池比容量也有理论比容量、额定比容量、实际比容量。理论容量是依据活性物质的量按法拉第定律计算求得的极板上活性物质全部用于放电时的电量,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额定容量(也称标称容量或保证容量)是指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保证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低容量;实际容量总低于理论容量,因为不可能全部的活性物质都参与反应。实际容量等于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计算公式为:C=∫t0I(t)dt式中,C为电池输出的容量(Ah)。蓄电池用恒定电流进行放电是实验室放电的主要方式,上式可简化为:C=It第1页共10页每天学一点网页图书馆由于各种原因,限制电极活性物质不能够百分之百地放电,例如前面的终止电压。当电池的输出电压降到最低工作电压,电压再降低,用电器就不再工作,蓄电池要及时充电。这就说明电极上的活性物质没有全放电,利用率没有达到100%。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还和放电条件、温度和放电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为电极实际放出的容量占电极的理论容量的百分比。为了对不同大小的电池进行比较,引入比容量的概念,有质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一般电池的输出能量用下列方程式表述:E=∫t0U(t)I(t)dt式中,E为电池输出的能量(W·h);U为电压(V);I为放电电流(A);t为放电时间(h)。电池的输出能量也可表示为容量与平均电压的乘积。(二)影响铅酸蓄电池实际容量的因素和提高方法1.影响因素影响铅酸蓄电池实际容量的因素如下。(1)放电制度,指放电速率、放电形式、终止电压和温度,高速率和低温环境下放电时,会减少电池输出的容量。(2)电极的结构,包括电池极板的高宽比例、厚度、空隙率和导电栅网的形式。第2页共10页每天学一点网页图书馆(3)制造工艺,包括电池极板的铅膏配比、隔板的压缩比例、硫酸电解液密度和初始充电制度等。(4)放电率,常用倍率和小时率表示。小时率是以放电时间表示的放电速率,即某电流放电至规定终止电压所经历的时间,假设某电池额定容量是20Ah,若在20h率的情况下放电,则电流应该为10/20=0.5A。倍率是指电池放电电流的数值为额定容量数值的倍数,电池放电倍率越高,放电电流就越大,放电时间就越短,放出的相应容量也就越少,例如放电电流表示为0.1C,对于容量是10Ah的电池,则放电电流为0.1×10=1A,3C就是以3A的电流放电。下图为放电率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由曲线可以看出,随着C/20到C/1放电率的增大,电池容量在减小。第3页共10页每天学一点网页图书馆(5)放电电流。放电电流越大,蓄电池的容量就越低。因为放电电流越大,单位时间所消耗的硫酸越多。极板空隙内由于硫酸消耗较快造成空隙内电解液密度下降较快,故大电流放电时,极板表面活性物质的空隙极易被生成的硫酸铅堵塞,使空隙内实际参加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的数量下降,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大,蓄电池的容量减小。因发动机启动时属于大电流放电,如果长时间接通启动机,就会使蓄电池的端电压急速下降至终止电压,输出容量减小,且使蓄电池过早损坏。故在使用启动机启动发动机时,一次启动时间不应超过5s,连续两次启动时间间隔15s以上,使电解液充分渗透到极板空隙内层,以提高极板空隙内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再次启动的端电压,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6)终止电压,指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到不能再继续放电时的最低工作电压。一般在高倍率、低温条件下放电时,终止电压要低一些。VRLA电池10h率的终止电压为1.8V/单体。由于VRLA电池本身的特性,即使放电的终止电压继续降低,电池也不会放出太多的电量,但是终止电压过低会对电池造成损伤,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7)温度。同一系列的电池,以相同的放电率在一定环境下进行放电,放电容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按国际标准,VRLA电池放电时,若温度不是标准温度25℃,则需要把实测容量换算成标准温度的实际容量。环境温度和电池容量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