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团风县锥子河中学姓名:余志勇【课题】老王【教材分析】1优秀教案参评作品教学内容:《老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内容分析:《老王》的主人公是老王,他一辈子很苦,一生凄凉艰难、孤苦伶仃。作者通过写她与老王的交往,对特殊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触及灵魂的反思,告诉我们幸运者应该担负起关爱不幸者的责任。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又是浅显的,对具有显著时代特点的作品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有必要介绍时代背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了解文学常识。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过程与方法:1、把握文本内容,着重理解老王的“苦”、“善”,体会作者的善良。2、深入领会意味深长的语句。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学会关爱生活中的弱者。【教学重点】1、理解老王的“苦”与“善”,体会作者的善良。2、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会关爱生活中的弱者。【教学难点】深入领会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1、搜索有关杨绛的资料2、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老师课前准备:1、利用百度引擎查阅相关的资料备好课2、制作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自读自悟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爱心氛围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后谈体会。2【链接网页1】老人跌倒图片http://image.so.com//i?src=360pic_strong&z=1&i=0&cmg=679a22f22a860e06655fc2d142339e88&q=老人跌倒图片出示幻灯片一:讨论话题:跌倒的老人该不该扶?学生活动:各抒己见,内容略。教师小结:其实,这本没有“该”与“不该”的问题,而是“必须”做的事,这是道德,也是责任。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要以善良体察善良,去关注一个普通的善良人——老王。二、听读感知,学生预习课文1、走近作者(学生说说对杨绛的了解,教师补充资料。)【链接网页2】作者介绍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A8%E7%BB%9B出示幻灯片二(作者照片):教师归纳:出示幻灯片三(作者简介):杨降近期照片3杨绛一家人合影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2、积累字词出示幻灯片四(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3、背景介绍出示幻灯片五(课文背景介绍):三、整体感知,看图话说老王1、播放配乐朗诵《老王》,学生听读课文,感知内容。【链接网页3】课文范读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Y4NjY4NTI0.html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课文给老王建立一个信息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身体情况、家庭成员。)学生活动:学生跳读课文,收集老王信息。教师小结:出示幻灯片六(老王信息档案)愧怍(kuìzuò)滞笨(zhì)取缔(dì)翳(yì)骷髅(kūlóu)攥着(zuàn)塌败(tā)伛(yǔ)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4姓名:职业:家庭成员:外貌特征:家庭住址:老王蹬三轮车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荒僻小胡同里的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3、学生交流,评说老王。出示幻灯片七(老王画像):略出示幻灯片八(看图说话):学生活动:学生看课文,按要求句式作答。出示幻灯片九(学生优秀答案展示):教师小结:老王是一个生活很苦却品性善良老实、淳朴憨厚的人。4、学生交流,评说作者。教师提问: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出示幻灯片十:四、质疑释义,怀念心中老王1、教师:善良老实的的具有金子般的心灵的老王就这么走了,作者认为她作为一个幸运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十分愧怍,为什么?教师提示:原文最后这样写道:“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愧怍。”这种“愧如:老王是一个很不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