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Y16153】信息化条件下农村初中加强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期小结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指出,中学化学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加强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至此,课题研究已进入中期,现对前阶段研究进行总结。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采用现代教育理论方法,真实地、科学地研究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一套科学的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模式和策略。1.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倡导探究式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将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和要素融入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科学探究一般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步骤进行。本课题研究的是在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后,将教材中部分验证性质实验改为探究性质实验,将部分学生实验变化开放性实验课题,让学生按照实验目标及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自己设计、操作,调动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通过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全面地理解、运用实验原理,逐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2、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探究式实验教学资源体系。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无处没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皆可探究。3.重视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激发探究欲望。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微型化,是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如果能在课前布置下去,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但多数教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课后去完成,而课后完成往往是去验证实验结果,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如:家用“冰袋”的制作、“检验发酵粉加水或加热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白纸显字”、“酸雨的检验”等,如果将它们改为课前实验,在学生不知到其原理的情况下去讨论、探究,不仅为课堂提供更好的实验素材,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其学习能力。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搜集、查阅、整理有关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最新资料,了解当前形势下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最新动态,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中学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成功的经验,为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提供素材。3、实验观察法: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周密的实施计划,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系统的观察。4、个案分析法: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包括探究实验课堂教学案例、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案例、合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开展探究实验案例等,进行归类分析、剖析,探索出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策略等。三、前期主要工作1、准备阶段:本阶段主要采取文献法和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开展个别的化学实验课的探究试点工作;开展中学化学新课标、新教材学习研讨活动。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2、第二阶段:开题论证阶段继续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的论证,组织学习现阶段国内外关于探究实验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在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分析和理清相关研究问题的概念,完成课题研究方案和开题报告;3、第三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本阶段主要是确立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各成员根据本课题的主要任务,自行选择研究方向、预计目标及初步方案,报课题组审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