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别砍那棵树乔治·珀金斯·莫里斯(美)pò作者简介及背景乔治.珀金斯.莫里斯(1802---1864),美国记者﹑诗人和戏剧家,19世纪20年代,他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他最著名的是他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一首就是<<樵夫,别砍那棵树>>19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由于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土地被圈占,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作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一、要知人论世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要求:1读准字音2注意节奏停顿3注意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4饱含感情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我年轻时它/遮蔽过我,现在我得保护它。这树/是我先祖亲手种在他的小屋边,樵夫,让它/立在那儿,你的斧头/别伤了它!那棵熟悉的老树,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你还要将它砍下?樵夫,别砍了!它的根/已在土里扎固;哦,别砍/那棵老橡树,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孩,我就常到/它凉爽的树阴里;我的姐妹/也来到这里,尽情欢乐,尽情嬉戏;我妈妈/在这里吻过我,我爸爸/在这里将我的手抚摸。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野鸟/在这儿歌唱时,你还会把树枝弯下,老树啊!你还能顶住/狂风暴雨!樵夫,离开那地方;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初读课文,解决字词。•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樵夫(qiáo)嬉戏(xī)愚蠢(yúchǔn)•拯救(zhěng)遮蔽(bì)抚摸(fǔ)•参天心弦•二、词语积累•:闲着什么事也不干。•:(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指受感动而起共鸣的心。参天无所事事心弦(cān)(xián)这是怎样的一棵老橡树?他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野鸟在这儿歌唱时,把树枝弯下贡献大还能顶住狂风暴雨凉爽的树阴它的根在土里扎固→扎根牢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已成才美好往事手足亲情童年生活•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因为在这棵老树身上,寄托了诗人所有的美好回忆。诗中哪些句子叙述了诗人与这棵老橡树之间的深厚感情?找一找:“我年轻时它遮蔽过我,/现在我得保护它。”“这树是我先祖亲手/种在他的小屋边,”“我的姐妹也来到这里,/尽情欢乐,尽情嬉戏;/我妈妈在这里吻过我,/我爸爸在这里将我的手抚摸。”“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我的答案:作为一首抒情诗,课文中诗人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你还要将它砍下?樵夫,别砍了!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樵夫,离开那地方;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真诚地呼吁动情地责问恳切地哀求严厉地警告议一议探讨诗歌主题:提示:老橡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诗歌主题:这棵树本身是写自己对一棵老橡树的感情,实际上它所唤起的是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在这棵老棵身上,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也号召我们要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五、要分析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借景(物)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渲染、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象征及联想等。•说出修辞名称,点出修辞内容,体会修辞作用。•六、要重视诵读总结:赏析现代诗的六步法一、要知人论世二、要把握意象三、要品味语言四、要理解情感五、要分析技巧六、要重视诵读学以致用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一、要知人论世二、要把握意象三、要品味语言四、要理解情感五、要分析技巧六、要重视诵读白杨作者:流沙河•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县人,生于1931年。流沙河的青年时代经历了许多困苦和磨难,他不但没有向生活低头,反而练就了独有的刚强、智慧、幽默的性格。这首诗选自诗人的《草木篇》,诗人因《草木篇》而被划为右派,遭受了长达十余载的迫害,这首诗因此成了诗人的人生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