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分校(工作站)专业学号学生姓名年月摘要近年来,随着我们对乡土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对乡土文化的发掘、认识、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正在持续升温。通过对其现状的了解,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保护和传承我们当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的乡土文化包括:戏剧、曲艺等,都是勤劳智慧的陕西人民在漫长的劳动和生活中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的影响,使陕西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它反映了陕西当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也反映了该地区百姓的审美观念、艺术情趣、生活习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古至今,它在陕西人的精神生活中都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为陕西当地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是陕西群众文化的根。关键词:陕西乡土文化问题保护传承陕西地区乡土文化历史与现状一、什么是乡土文化我们很少听到身边的人说故乡或者故土文化,常提到的四个字则是乡土文化,我们有足够多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乡土文化或者乡土文化的表现形式,比如流行于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部分的信天游,传承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东北二人转及内容丰富、充满童趣的闽南童谣,这些盛开正艳的民间文化奇葩的真实大名就是乡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性的文化类别,这里肯定存在一个通晓的释义,那它究竟是什么?按照我们说明的路线,要给乡土文化做出释义,先得搬出“文化”二字的涵义,查证资料,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乡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植根于农村,广大农村为其生根发芽成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从地域广义角度看,乡土文化指广大农村,狭义而言乡土文化指具体的千千万万每个农村所承载的一种精神文化。当然,这种精神文化来源于乡土实体,不可脱离人和土地。陕西凉皮算是陕西乡土文化中饮食文化的一个小项,外出的很多陕西籍乡友都想把这种凉拌美食带出去,甚至幻想它能像福建沙县小吃一样风靡全国,而事实上呢?近十年间一些乡友带出了陕西凉皮,如去到深圳、成都等大城市,可结果是水土不服,不得不作罢。由此看出乡土文化与人与地域,也就是上面说的土地是密不可分的,是血与肉的关系。当然,如果陕西这种乡土饮食文化有一天具备足够的创新力和扩张力,它走出去也完全可能。明白了文化的释义,我们觉得可以顺藤摸瓜,这“瓜”就是乡土。先秦《列子·天瑞》里面说到这样一句:“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这也是出现“乡土”二字的最早文献,不难看出,这里的乡土就是指家乡故土,词典里面的释义为本乡本土,其地域性再次予以论证。这里我们不用再引据论典,我们能够从他们的解释中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乡土是与人出生地相关的地理单元。当然,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而言,乡土定义可能有所不同,如侨居国外的华人,他可能认为中国就是他的乡土,但我们认为用“故土”或者“故乡”来表达这种感情更加妥当。借助相关资料,上面我们已经将乡土和文化两对词组分开做出解释说明,综合上述赘言所述,乡土文化是指与一个人出生地相关的历史地理、乡土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相关方面的一种物质或非物质的表现形式。简言之,乡土文化就是一个人出生地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文化。但是我们也不必过分纠缠于这个概念,明白了这四个字的含义,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逐项对其保护、挖掘、和传承,这才是重中之重,这当然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或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许多风俗习惯多有可供追寻的历史渊源。地域上:东面黄河、西望关陇;北临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乡,横跨陕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区。民风乡土既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