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VIP免费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_第1页
1/22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_第2页
2/22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_第3页
3/22
1解题方法一轮复习知识点回顾2设错类型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1读——读原文2审——审题干3找——找原文4比——比选项解题思路←重点←重点1重要的修饰限定词2已然未然3或然必然4带逻辑关系的词句读原文的要点1形同意同2形异意同3形似意异比对选项要点←难点1以偏概全2张冠李戴3时态混乱4随意夸大5因果混乱6肯否混乱九大干扰点789混淆条件主次颠倒范围不清2017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分析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一、篇幅大大缩短,选项表述简洁。•三套试题的论述类文本篇幅在2016年1000字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到900字左右;选项表述更加简洁,每项字数均控制在35字以内。二、内容平易晓畅,取材贴近生活。•文本毫无学究气息,材料更加接地气。•卷Ⅰ非常接近时评类文章,论述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气候正义”;•卷Ⅱ关涉“一带一路”和传统文化,探讨富有历史意义的“青花瓷兴起”;•卷Ⅲ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记忆”,直击大众痛点。三、着眼立德树人,充满人文关怀。•试题在深度关注现实的基础上,回应考生思想困惑,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如卷Ⅰ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阐述气候正义,引发考生对气候治理及其牵涉的国际国内、代际代内公平的思考,也激发他们的法治意识、国家意识、责任意识与未来意识。四、命题关注本质,考点直达核心。•1、承继过往,继续考查对文本内容和基本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亮点鲜明,着力于命题思路和命题技术的探索——既紧扣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强化对论述方法、论证方式和论述思路的考查(2017年《考试大纲》新增考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在试题中赫然亮相)。•3、重点关注论述类文本的核心要素,考查逻辑推断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命题思路的新变化,有力地提升了试题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区分度。实际答题情况分析•从考生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实际表现来看,一部分考生显然熟悉了以前的题型模式(三道题全部考查对原文信息或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考点布局重复),面对新变化,缺乏必要的应对能力,以致在第2第3题上栽了跟头。应对策略1着眼整体,梳理文本2增强储备,自如应对3明确考点,有的放矢应对策略•全国卷Ⅰ第2题•特点:着眼于论证的考查,涉及中心论点与主要观点、论述角度与论述重心、论证方法与主要论据、论述的层次思路等,这些构成论述类文本的要件与文本的整体架构密不可分。要在争分夺秒的考场环境中抽丝剥茧,进而条分缕析,整体把握是文本解读的前提。二、增强储备,自如应对•就今年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2第3题而言,知识储备包括议论文文体知识和逻辑推断常识两大类。议论文文体知识我们基本熟悉,这里重点说说逻辑推断常识。•逻辑推断常识既包括命题判断涉及到的原因与结果、前提(条件)与结论(推论)等基本关系,还包括假设推理、因果推理、条件结果等逻辑思维。三、明确考点,有的放矢•第1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沿袭以前的思路,着眼于“找得准”与“比得狠”,侧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逻辑关系是否与原文对应。(内容)•第2题考查论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结构)•第3题考查逻辑推断能力,直抵论述类文本的核心与本质。要做好这道题,光有阅读知识储备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形成对逻辑推理的理解与判断能力。(逻辑)二轮复习(落实在平时的周考训练上)一、加强研究,随时掌握动态信息二、开拓视野,文本类型丰富化(时评、书评、杂文、自然科学类……)三、题型注重“逻辑推断”,增设“结构论证”成语二轮复习策略•(1)增强储备,每次出不同的点•(2)题型多变,增加学生陌生感•(3)回归课本,关注与教材有关的内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