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学设计2018年上汪清县复兴镇中心小学校语文教师许珍超一、学习目标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3、课件。二、教学重点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三、教学难点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四、教学过程(一)、欣赏视频——动情。教师播放电视公益广告。1、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的妈妈洗脚。2、师:同学们,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设计意图:体会孩子从妈妈的身上学到了孝顺父母,学会感恩。)(二)、联系生活——激情。1、看生活中感动瞬间的图片。哪个瞬间,感动了你?试着说一说。2、师小结。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坐在墙角里读书的孩子,我们感动于他们的执着;那个五六岁小男孩,70岁孝儿陪母逛庙会,我们感动于他们的孝心;雪中送报的邮递员,扶老人过马路的交警,洪水中用盆托住孩子的武警官兵,我们感动于他们的奉献;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残疾儿童,背老人过河的青年,排队献血的人群,我们感动于他们的爱心。时光年轮滚滚向前,生活中像这样深深触动心灵的事有很多,你经历过吗?把他们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彼此间的感动。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是经历的……(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中的内容,使学生明白感动不单单是自己经历的事情,感动可以是从新闻、听闻中、大自然中。体会感动无处不在)(三)、分享感动——抒情。1.分享感动之“交流”出示要求:①小组内交流各自感动的事,教师巡视启发。②全班交流(小组内推荐也可自我推荐讲述),然后评议。(四)、分享感动之“表达”师:请同学们用心写出自己感动的事,并取个好题目,谁写得最真挚感人!1、出示习作要求2、习作小提示(1)如何选材第一,选择刚出现或刚发生不久的材料。第二,选择自己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材料。第三,选择自己发现的、有新意的、鲜为人知的材料。第四,来自生活的材料可能不会很典型,可经过你的技术处理,也能化腐朽为神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感动。Ppt出示寻找感动的要求。1、小组内讲述你的感动事例,互相倾听并评议,指出优缺点,帮助改进2、集体交流汇报。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讲述,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议。(出示评议要求:A.内容是否清楚、具体;B.让人是否受到感动;C.语言是否准确通顺等。)其他同学还可以做评委或小记者,对同学的讲述进行质疑或采访。)生相互交流并且评议。师:由于感动无处不在,我们国家为了促进我国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每年都会举办一个“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节目。Ppt出示王茂华舍己救人的故事。同学们想一想,假如你作为主持人,想一想怎样能把这段简短的文字写的深入人心,打动观众呢?出示写作要求。(接下来我们尝试着用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或者修辞手法等方法修改这篇短文!)五分钟时间写好后教师将一名学生的写作片段展示出来,共同评议商讨。(设计意图:通过央视每年都会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内容,渗透我国对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国民素质教育。)(五)、出示例文: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在古代感动的事例也有很多。Ppt出示《亲尝汤药》的故事,并且出示赞颂此典故的古诗。(设计意图:通过《亲尝汤药》的典故,使同学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能够感受到感受不仅仅存在于我们身边,在几百年前我国感动人的事例就已经发生了很多)4、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5、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场集体评议几个同学的作文片段。(可以从学生所写的听到、看到、经历过的内容各个选择来评点)(六)、布置作业:课下任务:将课上所学的写作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写一篇400字的作文,内容细腻,题目自拟。五、板书设计: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写作方法修辞手法首尾呼应六、本课所用教学素材:2010年3月21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