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迟秀梅【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词语,会写”垂、越、彩、蝉,理解“垂”的意思并体会用词的准确性。2.看图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3.能够抓住雷雨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教学准备】1.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分清课文哪几部分写雨前、雨中、雨后。【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等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雷雨,生齐读课题)二、复习旧知,巩固字词1、师: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并学习了生字词的读写,在这里,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上节课谁学的知识记得最牢。(开火车读,先读红色的字在读词语,不会的同学下个同学帮一帮他..出示:蝉、蜘蛛、彩虹、黑沉沉、垂下来、越来越响、压下来、逃走。(指名读,教师正音,学生齐读)师:同学们,其实词语和我们人一样也是具有感情色彩的。看看,谁能根据词语的意思,读出它特有的感情色彩。指导学生读好黑沉沉、越来越响、压下来、垂下来。2、出示:“垂、越、彩、蝉”让生观察书写注意什么并扩词扩句。三、整体感知、品读课文同学们写完成得非常认真,以后我们就这样认真书写!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受了词语的魅力,接下来同学们打开书大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画卷,体会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哪些乐趣。(一)学习雷雨前1.请四人小组一起读描写雷雨前的1-3自然段,并找出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四人小组读课文并议论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乌云、树、蝉、蜘蛛、闪电、雷声),老师则在班里巡视并指导学生找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为待会儿请学生回答时物色人选。】2.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学习得非常认真,现在谁来说说雷雨前描写了哪些景物?生:写了乌云。师:雷雨前的乌云是怎么样的?请你把描写乌云的句子读一读好吗?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1师:嗯,雷雨前的乌云可不是一朵两朵,而是满天都是,黑沉沉地压下来。(老师边说边把课前准备好的乌云贴图贴到黑板上)你看它似乎已经压到树梢上,压得周围的一切都透不了气。(老师通过贴图来诠释“压”字的含义)师:还写了哪些景物呢?生:树师:雷雨前的树是怎么样的?生: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老师把“树”贴到黑板上)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老师在“树”周围贴几片叶子)师:除了写树,还写了哪些小动物?生:蝉师:蝉在干什么呢?生:蝉一声也不叫师:对呀,蝉也闷得一声也不叫。(老师边说边把一只“蝉”贴到树干上)还写了哪些景物?师:还写了哪些小动物?生:蜘蛛师:雷雨马上就来临了,蜘蛛在干嘛呢?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跑了。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蜘蛛从网上怎样下来的?(老师用课件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下来,逃跑了。”让同学选词(跳、爬、垂)填一填这个空。)师:为什么说它是“垂”下来,而不是“跳”“爬”下来呢?生:因为蜘蛛下来时有一根丝吊着它,所以说它是垂下来的。师:对,只要你平时仔细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蜘蛛在遇到危急情况时,它就会从屁股拉出一根丝,直接从网上挂下来,而这个“垂”字就表示“东西从上面挂下来”的意思。同学们,你看作者用词多准啊!师:这部分课文除了写乌云、树、蝉、蜘蛛,还写了闪电和雷声,闪电和雷声是怎么样的?让我们读读这个句子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老师边把闪电贴到黑板上)师:“越来越”说明闪电亮的程度和雷声响的程度是随着时间而加大的,那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把闪电雷声读得越来越大。谁能把闪电雷声读出来?(指名读,齐读)师:你能用“越来越~~~~”说句话吗?4.小结:“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大雨马上就要下起来了。(二)学习雷雨中1.师:果然,不一会儿,“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雷雨中的情景。2.全班齐读。3.指导朗读。师:这是一场大雨还是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