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国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清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2.通过了解清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知识梳理阅读教材按时空观梳理清朝前中期的发展历程,注意区分鼎盛与危机的具体史实。1662清军入关17931684收复台湾设台湾府1727尼布楚条约1689闭关锁国设驻藏大臣1757设军机处1644平定准噶尔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变化欧洲走向近代社会平定大小和卓设伊犁将军1762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册封康熙1661--1722雍正1722--1735乾隆1735--1795嘉庆1840道光奏折制度文字狱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改土归流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反击沙俄侵略京师奏折制度设军机处文字狱闭关锁国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是清朝的全盛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它上起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之乱平定之后,下至嘉庆元年(1796)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前后持续了100余年。爱新觉罗·弘历(1735-1795)爱新觉罗·玄烨(1661-1722)爱新觉罗·胤禛(1722-1735)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康熙帝)、皇考(雍正帝)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清高宗实录》卷323,乾隆十三年八月辛亥重难突破材料一康熙五十一年正月上谕:“朕为国为民,宵旰勤劳,亦属分内掌事,此外所不得闻者,常令各该将军、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官因请安折内附陈密奏,故各省之事不能欺隐,此于国计民生,大有裨益也。”——《清圣祖实录》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密折制度和军机处的设置有何共同影响?有利于皇帝了解真实情况;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不断强化;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官吏唯上是从,易出现失误——封建专制制度的衰落。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改土归流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反击沙俄侵略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南海诸岛改土归流清朝前中期相较于明朝,不仅版图有所开拓,而且在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统治材料三清朝建立了与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吻合的多民族国家,将中华民族与边疆民族分而治之,并整合在同一个王朝秩序之中,以保持历史的延续性。---许纪霖《华夏与边疆:另种视野看“中国”》(2)根据材料三分析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意义。1、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2、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巩固边防,开发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交融;4、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障文明的连续性。台湾、新疆、西藏历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中国人民必将予以迎头痛击。民众起义割地、赔款闭关锁国政治腐败中国:盛世危机西方:大航海时代盛世下的暗流涌动—嘉道中衰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闭关锁国政策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内容①只保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十三行”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②严格约束外商活动;③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广州十三行(清)◎乾隆接见小斯当东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历史趣闻】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落后世界潮流材料四费正清:“清朝建立于17世纪早期,恰与欧洲人建立北美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