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梨园百花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2)年级:初二年级5)学时数:1个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课上所选的戏曲唱段,观看视频,体会戏曲音乐的魅力(2)能够体会到豫剧、越剧、黄梅戏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能够演唱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2、内容分析:我国的戏曲有着极其悠远深厚的历史,其中蕴含了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通过1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体会理解我国戏曲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热爱我国传统的艺术。3、学情分析:现代社会网络快餐式的音乐充斥着学生的耳朵。很多流行音乐,网络音乐良莠不齐,给学生的审美以错误的引导。很多学生对中国传统经典的文化艺术已经淡忘。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义务把学生的民族情感激发出来,热爱并且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幻灯片3师问:有没有听说过“梨园”这个词?生答师:“梨园”这个词在我国唐朝时期出现的。展示幻灯片4。现在我们都将戏曲界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把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子弟”。梨园是指唐代京都长安光华门外的禁苑中,园内有“梨园亭”,供演奏乐曲用。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器乐演奏人员,梨园的乐工多是来自民间的艺人,经过严格选拔进入宫廷后,得以专心磨练,又能互相学习,技艺得到长进对唐代歌乐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那么这节课,我带大家到“梨园”里转一转,感受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二、课堂新授1)展示幻灯片5,播放《少儿戏曲联唱》师:我们刚刚欣赏的戏曲唱段有没有大家熟悉的?(展示幻灯片6)引导学生回答2)豫剧(展示幻灯片7)师问:“豫”是哪个省的简称?(生答:河南)师:豫剧是河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仅次于京剧,居各地方剧种之首,如同北方人的性格一样豫剧的风格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我们来通过豫剧《朝阳沟》片段来感受一下。《朝阳沟》主要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银环到未婚夫拴保的家乡朝阳沟参加农业生产,遇到了一连串困难,思想上发生动摇。在村长和群众的帮助下,又由于在劳动中培养起来的对土地和庄稼的深情,使她认识到农村也是知识青年贡献力量的广阔天地,终于在农村扎下根来。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注意体会极具口语化的唱腔中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河南地方色彩;唱词非常生活化、风趣,节奏非常明快。(播放《朝阳沟》片段《亲家母你坐下》)师总结:非常浓郁的北方气息。声音铿锵有力,高亢圆润。非常具有河南方言特色。比如大家熟悉的豫剧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教师示范唱前面4句,将有方言特色的字词夸张)。另外豫剧的声音特点很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比如《穆桂英挂帅》。在豫剧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表演艺术家,但最为人民铭记和喜爱的就是这一位——常香玉。(展示照片)曾在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和自己多年的积蓄为我志愿军捐献了一架战斗机。虽然现在这位艺术家已经与世长辞了。但是我们同学们应该知道这样一位爱国的豫剧表演艺术家。(这一环节加入了一点相关的小常识,并且渗透德育教育)3)越剧师:接下来我们欣赏一段戏曲,大家能不能说出这是什么剧种?这一男一女两位演员扮演的是谁?(播放视频《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生答:越剧。林黛玉和贾宝玉师:师:越剧是哪个地方的地方戏?(哪个省简称“越”)生答:浙江(展示幻灯片8)师:越剧是“全国第二大剧种”。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越剧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与豫剧的风格相比极具江南灵秀之气。著名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在这一环节里,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越”是浙江的简称。教师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如“吴越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之地”就包括现在的浙江省,这样说学生印象深刻一些。)4)黄梅戏师:还有一种非常具有南方秀丽婉转风格的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