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湘军高级中学陈海燕第3课课程标准02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01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速亡的原因。目录法令一而履至尊戍卒举而七庙隳第一章法令一而履至尊视频导入一、秦王扫六合灭韩前230年灭楚前223年灭魏前225年灭燕前222年灭齐前221年灭赵前228年时空坐标一、秦王扫六合合作探究一、秦王扫六合1.秦灭六国的原因有哪些?(1)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2)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六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3)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4)兼并战争促进了局部统一,有利于全国统一。(5)各地区经济文化关联加强。【秦灭六国有什么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2.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3.符合人民共同愿望,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4.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材料引导一、秦王扫六合秦国的人才政策: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则不然。始与谋国开伯业者,卫人公孙鞅也,其他若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睢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明张燧《千百年眼》卷四秦国的外交政策:广纳贤才,善于用人。远交近攻,各个击破。范睢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秦楚齐燕赵魏韩秦秦秦秦秦秦秦秦秦秦BC221年定都咸阳知识拓展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新知讲解二、王道到霸道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形式。【从“天下共主”到“皇权独尊”】(周)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整顿)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礼记》(秦)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本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新知讲解二、王道到霸道——皇帝制度1.首创皇帝制度;(1)称号的由来:德高“三皇”,功过“五帝”;(2)【特点】“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①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②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③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监察百官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军事三公九卿,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保证皇权。新知讲解二、王道到霸道——三公九卿制度2.中央行政机构合作探究二、王道到霸道——郡县制度3.地方行政机构“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李斯想一想,如果你是秦朝时的一位大臣,那么你会建议秦始皇采取哪种方式治理地方呢?为什么?“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王绾合作探究二、王道到霸道——郡县制度合作探究郡县制度和分封制的比较1.历史沿革:春秋时期:某些诸侯国开始实行郡县制。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全国范围内实行。2.主要内容:郡:全国分36郡最高长官称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免。县:郡以下设县最高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乡、亭、里:设三老、游檄、啬夫等。合作探究3.郡县制度和分封制的比较(1)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不同点:从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分封制分封制郡县制郡县制官员产生方式官员产生方式划分标准划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