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措施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对策措施。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一当好、三争创”战略目标,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方向,以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为主抓手,以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目标,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土地调控政策,强化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实现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对策措施1、落实规划对建设用地规模的引导控制措施。城乡规划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科学确定建设用地发展规模、用地结构和开发强度。强化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明确各区建设用地总量。城乡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保证基本农田规模。在确保环境质量和容量的前提下,实行土地开发强度上限与下限“双向综合调控”机制。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防止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调整修改各类用地标准,合理确定各项建设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化建设。2、落实优化产业结构的供地措施。增量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列入省市年度重大、重点项目计划的基础设施工程和协议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超10亿元内资重大项目建设,优先满足现代服务业、“三创”载体和高新技术等项目建设,优先满足高产出、高效益、产业链高端项目建设。存量建设用地和挂钩指标优先用于农民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普通商品房、定销商品房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禁止引进高污染、高能耗、高危险、低效益、低产出的工业性项目。限制类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得供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第1页共5页不得供地。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国家、省级工业园区亩均投资强度达不到360万元以上,一般工业集中区亩均投资强度达不到250万元以上的工业性项目不再单独供地,能进标准厂房的一律安排进标准厂房。3、落实高水平节约集约用地措施。城乡所有工业用地都要坚持高容积率、高密度的原则,新建厂区容积率不得小于0.8,多层标准厂房容积率应大于1.2,所有工业用地建筑密度不得小于50%。加强工业用地、物流用地等建设标准的研究和制定,适度提高容积率,控制绿地率,集中布局配套设施,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将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使用调整相结合,把土地供应给用地集约化程度高、效益好的项目。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电子、医药、生物、动漫、创意产业等凡适合进多层标准厂房的行业或企业,必须全部入驻多层标准厂房。引导企业在新建厂房、新增建筑面积或配套设施时,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空闲地、旧厂区,推进“零增地”技改,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严格控制低密度高档住房建设,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住宅用地供应要明确住宅用地的最低容积率限制、单位土地面积的住房建设套数和住宅建设套型等规划条件。确保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建设,防止大套型商品房多占土地。普通商品房、定销商品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必须以建设小高层、高层为主。4、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措施。我市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城市,要充分运用挂钩试点政策,减少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全市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挂钩工作:(1)与太湖保护区内搬迁村庄、企业搬迁整理成新增耕地相挂钩。按照市委、市政府治理太湖的决策部署,把沿湖、沿江、沿河地区污染企业关闭和村庄搬迁纳入挂钩计划,加大推进力度,逐年降低保护区内建设用地比例,增加上述地区的生态绿地总量,挂钩指标用于满足重点发展区建设。(2)与农业示范区内村庄、企业搬迁整理成新增耕地相挂钩。着眼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力度,集中建设上千亩、上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