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武汉市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申请表(公共建筑)项目名称申报单位主管部门申报时间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编制二年月一、工程基本情况1、建筑类型□公建□住宅/公建(选项打√)□既有□新建(选项打√)2、实施起止年限项目立项时间:年月日项目竣工时间:年月日3、占地面积m2建筑总面积m2示范面积m24、总投资(万元)绿色建筑总增量成本(元/m2)5、是否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是□否(选项打√)6、是否拖欠工资和工程款□是□否(选项打√)7、是否符合国六条的规定□是□否(选项打√)8、开发单位传真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手机联系人电话手机9、设计单位传真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手机设计负责人电话手机10、施工单位传真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手机11、业主单位传真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电话手机二、工程计划进度与安排(新建项目填写)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内容安排1三、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四、项目创新点、推广价值和综合效益分析介绍1、项目创新点2、项目推广价值3、综合效益分析2五、申报单位概况(包括人员组成、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固定资产、年产值、负债以及对绿色建筑项目实施的贡献、承担的工作内容等。)六、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姓名职务职称承担主要工作3七、申报单位意见经自评,达到国家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申请武汉市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盖章负责人:年月日八、专家审查意见组长签字:负责人:年月日九、市节能办意见盖章负责人:年月日4第5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23页附表1:绿色建筑分项评价表注:达标判定结论有3种:满足要求√,不满足要求×,不参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文评价内容拟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自评结论专家评定意见1.节地与室外环境1.1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1.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场地内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予以保护。确实需要改造的,工程结束后需生态复原。1.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1.对用地的选址与水文状况做出分析,用地应位于洪水水位之上(或有可靠的城市防洪设施),防汛能力达到《防洪标准》GB50201的要求;充分考虑到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2.用地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如地址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地段。3.冬季寒冷地区和多沙暴地区避开容易产生风切变的场址。4.选址周围土壤氡浓度符合国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对原有工业用地进行土壤化学污染检测和评估,满足国家相关标准。5.选址周围电磁辐射本底水平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远离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同时远离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和毒气泄漏等的区第6页共23页第5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23页域1.1.3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1.避免幕墙光污染:幕墙建筑的设计与选材合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18091的要求。2.避免照明光污染:室外景观照明方案确保无直射光射入空中,限制溢出建筑物范围以外的光线。3.提供日照分析相关文档,证明不影响周边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1.1.4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饮食店、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在规划设计时应采用有效措施避免超标,同时还应根据项目性质合理布局或利用绿地进行隔离1.1.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1.施工组织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扬尘的技术路线和方案。2.识别各种污染和破坏因素对土壤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避免、消除、减轻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对策与措施。3.施工工程污水、食堂污水、厕所污水分别经处理后达...